中年男糖尿病足感染面临截肢,多学科协作保命还保肢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133次

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血液内分泌科成功救治了一位因糖尿病足感染而面临截肢风险的中年男性患者。此次救治体现了医院多学科团队的高效协作。

据了解,该患者50多岁,患有2型糖尿病已逾10年,但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半年前,其足趾间出现瘙痒、脱皮等脚气症状,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直至一个月前,患者左足趾间破溃,局部红肿疼痛,自行涂抹药膏后症状非但未缓解,反而迅速恶化,最终发展成足趾骨髓炎并蔓延至小腿,生命危在旦夕。

“患者的病情发展如此之快,主要原因在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和血管病变,使得足部感觉减退、血液循环障碍,轻微损伤即可能引发严重感染。”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吴军主任分析道,“此外,脚气(足癣)作为真菌感染,一旦皮肤屏障被破坏,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形成真菌与细菌的混合感染,进一步加剧了病情。”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治疗难度极大,尤其是当感染发展到骨髓炎阶段,治疗周期长且困难重重。内分泌科糖尿病足曹萍医生表示:“骨髓炎是糖尿病足的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最终可能需要通过截趾或截肢来控制感染。因此,早期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武汉市第三医院迅速组建了由内分泌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团队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方面,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强效抗生素,联合抗真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另一方面,分阶段进行清创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同时尝试保留肢体功能。此外,胰岛素强化治疗被用来稳定患者血糖,而血管重建手术则旨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经过不懈努力,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糖尿病足并非不可预防。”曹萍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自查足部,特别是检查趾缝间是否有红肿、破溃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脚气等真菌感染症状,应及时使用抗真菌药膏并避免搔抓;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也是关键;此外,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内以及及时就医同样重要。”

曹萍医生还补充,糖尿病足是一种“蓄谋已久”的并发症,需遵循“早发现、早干预、多学科协作”的原则,“唯有提高健康意识、规范血糖管理、加强足部护理,才能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