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的科普知识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117次

别忽视!头上这包可能藏大危机,大家生活里难免磕磕碰碰,头上撞个包很常见,多数时候揉一揉就没事了,但有一种包千万别掉以轻心,它可能是硬膜外血肿的信号。

简单来说,硬膜外血肿就是脑袋里颅骨和硬脑膜之间积了血。一般是因为头部受了比较严重的外伤,像车祸、从高处摔下、脑袋狠狠撞到东西。受伤时,颅骨骨折或者变形,把连接颅骨和硬脑膜的血管弄破了,血就开始慢慢聚成血肿。

硬膜外血肿是指血液积聚在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

主要病因是头部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头部撞击等,导致颅骨骨折或颅骨局部变形,使硬脑膜与颅骨分离,同时损伤了脑膜中动脉或其分支,引起出血形成血肿。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典型表现为伤后出现短暂昏迷,随后意识清醒或好转,之后因血肿形成压迫脑组织,再次出现昏迷,即“中间清醒期”。但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或伤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且逐渐加深。

头痛、呕吐:由于血肿形成导致颅内压升高,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瞳孔变化:患侧瞳孔可先缩小,随后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肢体运动障碍:血肿压迫大脑运动区,可引起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

诊断:

头部CT检查:是诊断硬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能清晰显示血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及是否合并颅骨骨折等,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呈双凸镜形或弓形的高密度影。

头部MRI检查:对较小的硬膜外血肿或等密度血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其信号变化有助于判断血肿的时期。

要是身边有人受伤后,先是昏迷了一小会儿,接着醒过来,人看着还挺正常,可没过多久又开始昏迷,那可得警惕了,这就是硬膜外血肿很典型的 “中间清醒期”。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有的人受伤后一直昏迷,还越来越严重。除了昏迷,伤者还会头疼得厉害,吃啥吐啥,眼睛瞳孔一边大一边小,手脚也没力气,甚至动不了。

要是怀疑有硬膜外血肿,赶紧去医院做头部CT,它能清楚看到血肿的位置、大小,就像给脑袋拍张 “透视照”,有问题一目了然。要是情况不严重,血肿不大,人也没特别不舒服,医生可能会让先住院观察,用药物帮助消肿、止血、营养神经。但要是血肿大,症状明显,就得尽快手术把血清理出来,不然拖久了,会留下严重后遗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头部受伤无小事,要是撞到头起包,千万别大意,有任何不适,马上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健康。有以上情况请及时就诊武汉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