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并发症——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150次

一、定义

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是由于肠造口周围皮肤受到浸润性损伤及化学刺激而引起,是肠造口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渗漏是引起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的主要因素。

二、诱发渗漏因素

1、造口周围皮肤状态:造口周围皮肤凹陷、隆起、形态不均匀

2、不佳的更换技术:如底盘裁剪过大、更换频率低

3、造口用品选择不当:未对造口形态进行评估使用了不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

4、造口排泄物类型:回肠造口排泄物较稀薄,比结肠造口更容易出现渗漏

5、个人因素:年龄、出汗、肥胖等

三、护理措施

1、原因分析

造口底盘揭除后要进行检查并分析渗漏原因,底盘揭除后查看底盘被浸渍方位及情况。

2、局部处理

(1)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肠造口及其周围皮肤,注意动作轻柔,清洗后用纱布轻轻蘸干皮肤,最大限度减轻对皮肤的摩擦刺激,避免二次损伤。

(2)按照国际伤口创面评价标准评定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皮肤损伤程度,肠造口周围皮炎的程度分级:0度:无变化;Ⅰ度:轻度红斑;Ⅱ度: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Ⅲ度:融合性皮炎,凹陷性水肿;Ⅳ度:溃疡及出血。

处理方式:

①Ⅰ度、Ⅱ度刺激性皮炎,局部喷洒少量皮肤保护粉,再使用皮肤保护剂,使皮肤形成保护屏障后粘贴造口袋。

②Ⅲ度刺激性皮炎,局部喷洒少量皮肤保护粉后,再使用皮肤保护剂,待干片刻后,再重复使用皮肤保护剂2~3次,以达到严密保护的效果,最后粘贴造口袋。

③Ⅳ度刺激性皮炎,创面内层敷料可使用藻酸盐或亲水性纤维敷料,外层根据创面渗液情况选择性使用泡沫敷料。肠造口周围使用防漏膏,避免排泄物渗漏,最后达到严密保护的效果后粘贴造口袋。

3、改善肠造口周围皮肤的形态

肠造口周围皮肤不平整,应使用防漏膏或防漏贴环填补皮肤褶皱或粘合部位的缝隙。

4、调整肠造口排泄口黏膜高度

对肠造口回缩、低平、肠造口开口偏向一侧者,宜选用凸面底盘配合使用造口腰带,高排量造口者最宜佩戴造口弹力腹带,加强底盘的粘合力,减少排泄物渗漏。

四、预防措施

1、正确选择护理用品

根据造口排泄口的黏膜高度、造口周围皮肤形态,合理选择平面底盘或凸面底盘。

2、正确裁剪、塑形造口底盘

裁剪造口底盘前注意测量肠造口的大小,术后6~8周水肿期内,每次更换底盘时均要测量。底盘裁剪的孔径以大于肠造口1~2mm为宜。此外造口底盘裁剪的形状应尽可能与肠造口形状相近。使用可塑底盘时,应边卷边压造口底盘,塑形后的造口底盘开口直径应比造口根部大1~2mm。

3、及时排放造口袋内容物

造口袋内的粪便或尿液达1/3~1/2时要及时排空,避免排泄物过重造口底盘受过度牵拉发生渗漏。

4、皮肤护理

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洗肠造口周围皮肤,忌用碘酒、酒精等消毒液清洗造口周围皮肤,以免皮肤干燥而更易受损伤。

5、造口袋更换频率

当发生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时,应缩短更换时间,增加更换频率。根据皮肤受损程度,必要时每天更换。

6、饮食

康复期应保持营养均衡,摄入循序渐进,控制体重,避免因短期内体重增减明显而引起肠造口周围皮肤情况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