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并发症——造口坏死的预防和治疗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126次

造口本身狭窄或筋膜缺陷卡压肠系膜部血管导致造口处肠管血供障碍而出现的并发症。表现为术后24—48小时,造口肠管粘膜颜色变暗呈灰色、淡黑色甚至全黑,粘膜干枯无光泽甚至液化坏死感染化脓。

发生原因

一般是由于造口技术不当,损伤结肠边缘动脉、提出肠管时牵拉张力过大、扭曲及压迫肠系膜血管、造口孔太小或缝合过紧影响肠壁血供。

治疗护理

①如果病变只是表浅肠管粘膜,颜色浅暗,而深部肠管粘膜尚好,局部有暗红色出血存在,可进行局部用普鲁卡因温热湿敷,适当静脉使用活血药物及抗生素,适度合理清创清除已感染的坏死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康复,一般3-4日局部血运能恢复正常;

②如果缺血坏死涉及深部肠管,则需手术切除坏死肠管重建造口。

预防措施

01 分离和切断结肠时切勿损伤肠段系膜内的供应动脉;闭合结肠旁沟或将肠段与造口处腹膜固定缝合时,亦应避免缝扎系膜内的供应动脉。

02 应注意到腹壁开孔的大小,一般以在造口肠段旁能插入1个手指为适度。

03 造口的肠段必须做充分的游离,保证有足够的长度;造口肠段拉出切口后应再次检查肠管有无扭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