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鼻窦炎?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118次

现如今,CT及MRI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做颅脑CT或MRI检查时,很多检查结果提示鼻窦炎,患者就会紧张,我没有什么症状,为什么会得鼻窦炎,什么是鼻窦炎?鼻窦炎严不严重?需要治疗或手术吗?今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鼻窦炎。

一、什么是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由感染、过敏或解剖结构异常引起。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4周)和慢性(>12周)。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头痛、面部压痛,甚至嗅觉减退。

二、鼻窦炎为什么需要影像学检查?

1. 临床诊断的补充:鼻内镜和症状可初步诊断,但影像学能直观显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

2. 明确并发症:如眼眶感染、颅内脓肿等。

3. 术前评估: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提供解剖导航。

三、鼻窦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1. X线平片(基本淘汰)

过去用于筛查,可显示窦腔浑浊、液平面,但分辨率低,对筛窦、蝶窦显示差,现已少用。

2. CT检查(首选检查)

优势:高分辨率、显示骨质细节和黏膜病变,辐射剂量低(鼻窦专用CT,低剂量CT检查)。

典型表现:急性期:窦腔黏膜增厚、液气平面。慢性期:黏膜肥厚、窦壁骨质增生/硬化,可能伴息肉或囊肿。

低剂量CT:适用于儿童或需多次复查者。

3. MRI(特殊情况下使用)

适用场景: 怀疑真菌性鼻窦炎、肿瘤或颅内并发症(如脑脓肿)。 评估软组织病变(如息肉、黏液囊肿)。

信号特点:炎性分泌物(T1低信号,T2高信号);真菌团块(T2低信号、含顺磁性物质)。

四、鼻窦炎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1. 过敏性鼻炎:黏膜肿胀但无液平面。

2. 鼻窦息肉:单侧或双侧软组织肿块,伴窦腔扩大。

3. 肿瘤(如鳞癌、内翻性乳头状瘤):骨质破坏+强化肿块,需活检确诊。

五、放射报告中的关键描述

黏膜增厚:均匀性或结节状。

窦腔阻塞:是否累及窦口鼻道复合体(OMC)。

骨质改变:侵蚀(警惕肿瘤/真菌)或硬化(慢性炎症)。

并发症征象:眼眶脂肪浸润、颅内积气/脓肿。

六、患者常见问题解答

1. CT辐射是否危险? 鼻窦CT剂量约0.1-0.2mSv,相当于自然辐射暴露数天,风险极低。

2. 儿童能做CT吗?  可优先选择MRI或低剂量CT,需临床权衡利弊。

3. 检查前要准备什么?  通常无需特殊准备,去除金属物品(如耳环)即可。

七、总结

影像学是鼻窦炎诊断和管理的“眼睛”,CT为首选,MRI用于复杂病例。精准的影像评估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避免误诊漏诊。

若有鼻塞、头痛长期不愈,建议尽早就医,让放射科和耳鼻喉科医生为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