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周科普活动走进手术室等候区:专家揭秘麻醉学的过去与未来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122次

3月26日上午,在第九届“中国麻醉周”期间,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麻醉科在5楼手术室外家属等候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活动。麻醉科陈真教授与彭坚主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家属及公众讲述了麻醉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医疗中的重要作用,现场互动热烈,反响良好。

从“蒙汗药”到精准麻醉:陈真教授讲述麻醉的前世今生

“许多人以为麻醉只是‘打一针、睡一觉’,但实际上,麻醉学的发展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进步之一。”陈真教授以生动的历史故事开场,从古代华佗的“麻沸散”到19世纪乙醚麻醉的首次成功应用,再到现代麻醉技术的精细化发展,深入浅出地勾勒出麻醉学的演进脉络。

他特别提到,在20世纪之前,外科手术曾是患者的“噩梦”,而麻醉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没有安全的麻醉,就没有现代外科手术的进步。”陈真教授强调,如今的麻醉已不仅限于手术镇痛,更涉及重症监护、疼痛治疗、急救复苏等多个领域,成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学科。

舒适化医疗:麻醉让就医不再“痛苦”

随后,麻醉科主任彭坚主任以“麻醉在舒适化医疗中的作用”为主题,向听众介绍了麻醉如何让患者在接受检查或治疗时更加舒适。他举例说明,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肿瘤患者的镇痛管理等都离不开麻醉技术的支持。“现代医疗的目标不仅是治病,还要让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彭坚主任还纠正了公众对麻醉的常见误区,比如“麻醉会让人变笨”“全麻风险极高”等。他解释道,现代麻醉药物代谢快、安全性高,在专业麻醉医师的精准调控下,风险极低。“麻醉科医生的职责不仅是让患者‘睡着’,更要确保他们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醒来后快速恢复。”

互动答疑:公众最关心的麻醉问题

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现场听众踊跃提问。一位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家属问道:“老年人做全麻手术风险大吗?”陈真教授耐心解答,指出麻醉风险评估会结合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现代监测技术也能极大降低风险。

另一位年轻妈妈则关心无痛分娩是否会影响胎儿,彭坚主任明确表示,无痛分娩使用的药物浓度极低,且不进入胎盘,对母婴安全性已得到广泛验证。“我们希望更多孕妈妈能科学认识无痛分娩,减轻生育痛苦。”

麻醉周活动持续进行,助力公众科学认知

此次讲座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麻醉科关于“中国麻醉周”系列活动的第二场,通过走进手术室家属等候区,麻醉科专家与公众面对面交流,打破了医学知识的壁垒。麻醉科主任表示,未来还将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继续普及麻醉学知识,让更多人了解麻醉医师的工作,消除对麻醉的恐惧与误解。

“原来麻醉有这么多学问!”一位听完讲座的家属感慨道。活动结束后,许多听众仍围在专家身边咨询,现场发放的麻醉科普手册也备受欢迎。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不仅让公众对麻醉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展现了医学人文关怀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