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放射检查常常存在以下误解:
误区一:“MRI有辐射”
科普:MRI(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其安全性体现在:无电离损伤,孕妇和儿童可安全使用。软组织分辨力优势,对脑、脊髓、关节软骨等结构的显示优于CT,是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脊髓损伤)的首选检查。
局限性:检查时间长(通常10-60分钟),体内有铁磁性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钢钉钢板,金属伪影可能干扰图像质量。
误区二:“检查项目越贵越好”
科普:影像技术各有优劣势,需遵循适应证优先原则。
1. X光:
-低成本、低剂量,适用于骨折、肺炎初筛。
-局限性:是二维成像,对组织结构的重叠显示较多,细节分辨率不如CT和MRI,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差。
2. CT:
-快速扫描:单部位检查时长基本上小于5分钟,对急诊创伤如脑出血、内脏破裂等敏感。
-空间分辨率高,对于细节显示清楚。
-局限性:辐射剂量相对x线较高,软组织分辨率不如MRI。
3. MRI:
-软组织分辨力高:能清晰区分肌肉、脂肪、韧带、肌腱、神经等软组织,在诊断脑梗死、软组织肿瘤时能提供详细的病变信息。
-多参数成像多方位成像:可获得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加权像等多种图像,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可从多个角度观察病变,准确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局限性:检查时间长,一般需要15~60分钟不等;在诊断以微小钙化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时存在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