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29岁的女孩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脏骤停,其同事利用平时学到的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在事发现场为其进行心肺复苏,该女子在不间断的胸外心脏按压下,被120转至武汉市三医院光谷院区继续救治,该院付守芝主任带领的急诊科和ICU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该女子进行全面的救治,最终该女子病情好转并成功出院……。此例救治成功的事迹在高新区和洪山区各个社区和企业广泛传播,并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各社区、高校络绎不绝的向我院急诊科组织的急救宣传团队抛出橄榄枝,希望团队能下到各个单位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和宣讲!今天我们借此平台,我们将心肺复苏的科普知识再次向大家展示!
什么是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在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搏骤停,约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搏骤停而死亡。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搏骤停的主要手段,发生心脏骤停后的4min内实施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生存率可高达49%-75%;其后每延迟一分钟,生存率就下降到7%-10%。当患者发生心搏骤停时,能否及时得到周围人的救护是至关重要的。人人掌握心肺复苏术,尽早 、正确的施救,可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什么是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简称CPR,是指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供应氧气到患者的心脏和大脑。CPR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技术,可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使用,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直到专业医疗服务到达。
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病人该如何处理呢?
1、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
施救者要快速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自身和患者安全保护与防护措施。
2、判断意识及反应
施救者用双手轻拍患者的双肩,俯身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先生(女士),您怎么了,快醒醒!”如果患者无反应,可判断为无意识。
3、评估呼吸或脉搏
检查呼吸时,患者如果为俯卧位,应先将其翻转为仰卧位。用 “听、看、感觉”的方法检查患者呼吸,判断时间约10秒。如果患者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提示发生了心搏骤停。
4、呼救并取得AED
立即向周围人求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取来附近的AED。
如何进行高质量的CPR需要牢记C-A-B
一、胸外按压
1、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手法: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垂直按压30次。
2、按压频率: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按压深度:胸骨下陷5-6cm确保每次胸外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
二、开放气道
1、开放气道(Airway)简单来说,就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检查口腔内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或假牙应及时取出。
2、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一只手按在病人的头上,另一只手将患者的下巴向上抬起,使患者的口腔咽喉轴成直线。
三、人工呼吸(Breathing)
施救者用嘴罩住患者的嘴,用手指捏住患者的鼻翼,吹气2次,每次约1 秒,吹气时应见胸廓隆起。
四、持续高效的CPR
循环做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30:2),每做5组再次评估患者的意识、脉搏和呼吸。
五、尽快电除颤AED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
实施心肺复苏时,单纯按压并不能终止室颤,配合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能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因此AED又被称为“救命神器”。
六、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心肺复苏
1、CPR复苏有效患者出现以下体征:①被救人员的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②被救人员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跳动③被救人员的手足抽动,眼球活动,发出呻吟声。
2、专业的医疗救护团队赶到,并接手抢救。
在国家提倡“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号召下,急救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事,很多事故现场,医生并不能及时赶到,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人会基本的急救技术,您拯救的不单单是一条生命,而是一个家庭,所以心肺复苏的全民普及势在必行,也是我们专业的医务团队努力传播的一个目标!
备注:武汉市三医院光谷院区由付守芝主任带队的急诊和ICU团队,是一个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并具备成熟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救治了数例心跳骤停的患者,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