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生活顺风顺水,突然某一天,屁股毫无征兆地疼了起来。坐下时,疼得倒吸一口凉气;走路时,也隐隐作痛,连睡觉翻身都不自在。恭喜你,大概率是被“菊部地区”的“恶霸”——血栓性痔缠上了!
血栓性痔,这名字听起来挺唬人,到底是啥呢?其实,它就像是在肛门附近的血管里搞“小破坏”。咱们肛门周围有许多静脉血管,正常情况下,血液在里面欢快地流动。可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这些血管里会形成一些小血块,也就是血栓。一旦血栓出现,就像路中间突然冒出一堆大石头,把血液的“道路”给堵住了。血液流不过去,血管就开始膨胀、发炎,这时候,血栓性痔就闪亮登场,开启它的“折磨之旅”,让你坐立难安,痛苦不堪。
很多人都纳闷,自己怎么就招惹上这个“小恶魔”了呢?其实,血栓性痔的出现和我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首先,排便习惯不好就是它的“得力助手”。上厕所的时候,你是不是喜欢带着手机,一蹲就是半小时?这时候,肛门直肠就一直承受着压力,血液回流变得困难,血管就容易出问题。还有那些经常憋便的朋友,粪便在肠道里待得太久,变得又干又硬,排便时就得用力,这一用力,肛门周围的血管可就遭了殃,很容易形成血栓。
另外,长期久坐不动也是血栓性痔的“帮凶”。现在很多人的工作都是坐着,一坐就是一整天,屁股都快和椅子长在一起了。这样一来,身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变慢,肛门局部的血液更是流动不畅,静脉丛就容易充血,为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像办公室职员、出租车司机,都是血栓性痔的“重点关照对象”。还有那些饮食无辣不欢,顿顿都离不开辣椒,还喜欢喝上几杯酒的朋友,也要注意了。辛辣食物和酒精会刺激肛门周围的血管,让它们变得脆弱,更容易引发血栓性痔。
当血栓性痔发作时,那种疼痛真的让人难以忍受。就好像有根针在不停地扎你的屁股,而且在肛门周围,你还能摸到一个或几个硬硬的小肿块,这就是血栓的“杰作”。这个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尴尬,不好意思去医院,就自己忍着。但其实,这样做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
如果不幸得了血栓性痔,也别慌。
1.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
2.坐浴:每天用温水或温盐水坐浴,每次15 - 20分钟,每天2 - 3次。这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药物治疗
- 外用药物:可使用痔疮膏、痔疮栓等,能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
- 口服药物:如迈之灵、柑橘黄酮片等,可减轻局部水肿,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 血栓外痔剥离术:如果血栓较大,疼痛剧烈,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将血栓取出,以迅速缓解疼痛。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适用于内痔为主伴有外痔的情况,通过切除痔上黏膜,使脱垂的内痔回缩,同时也能改善外痔的症状。
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为了不让血栓性痔有机会“欺负”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排便,避免久坐,合理饮食,让我们的“菊部地区”永远保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