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腰突症,七旬老人告别“铁板腰”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3-25 浏览量:238次

近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经四联微创手术和中西医协同治疗后,69岁的高先生告别了难缠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据悉,高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困扰。今年春节,他因长途乘车导致病情加重,腰部剧痛如“电击”,不仅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甚至无法自主翻身,“整晚无法入眠,只能盯着天花板数数。”在辗转多处治疗无果后,他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疼痛康复科就医。

该科主任张照庆接诊后,通过详细检查发现,高先生腰肌僵硬如“铁板”,多节段椎体压痛明显,腰2至骶1椎间盘向后突出,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严重。由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已难以缓解神经压迫,若病情继续加重,可能导致下肢肌力进行性下降,甚至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为此,张照庆治疗团队精心制定“四联微创”手术方案,通过微创方式,在X光机精准引导下,直接深入疼痛部位,精准止疼。通过仅7毫米穿刺通道,实施局麻经皮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同步完成椎管扩大成形、神经根粘连松解及等离子椎间盘消融术。

术后,高先生说“就像抽走了压住腿的那块大石头”。

“手术解决的是症状,但要守住疗效,必须从根本入手。”术后次日,张照庆团队便启动中西医协同康复计划,帮助高先生稳固治疗效果。中医针灸调理,疏通经络;康复治疗,强化身体核心肌群力量,改善下肢功能。同时,指导患者改善睡姿、调整日常用腰发力方式,实现科学护腰。

经过两周系统治疗后,高先生腰腿疼痛症状显著减轻,恢复正常行走功能。

张照庆提醒:腰椎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石,需“三分治,七分养”。日常需注意保持脊柱自然曲度——久坐时用腰垫支撑,避免塌腰驼背;搬运重物时屈膝下蹲,用腿部力量代替腰部发力。久坐或久站后,可通过“靠墙卷腹”“猫式伸展”舒缓腰椎压力。若出现持续性腰痛伴下肢麻木,需及时就医排查椎间盘问题,切勿盲目按摩或热敷。

据悉,武汉市第三医院疼痛康复科是全国首批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独创“医技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围绕患者康复进度动态调整方案。目前,该科室已建立30余种常见病的标准化中西医协同路径,年开展椎间孔镜手术超400例,建立“急性期微创介入+恢复期针灸推拿+康复期肌骨训练”的全周期管理模式,结合中医康复后患者复发率下降至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