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顽固性疼痛,在可视化技术引导下,被精准“消灭”。近日,年逾七旬的陶奶奶,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疼痛康复科经过超声引导下精准治疗,终于安心的使用自己右手。
多年来,陶奶奶饱受右手前臂疼痛困扰,极度影响正常生活,“轻轻碰一下手臂就像针扎,很疼!拿筷子、提东西都成了折磨。”曾多次尝试针灸、推拿、局部封闭等治疗,均未见好转。
半月前,在家人陪伴下,陶奶奶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打算试一试。“疼了很多年,真的想治好。”
到院经检查后,发现陶奶奶尺骨后方尺侧腕伸肌内存在异常结节。为进一步明确病因,该科段轶轩副主任医师为其进行超声动态评估,超声如同“放大镜”一样,可以逐层清晰的扫描检查体内筋膜动态。检查结果显示,该异常结节直径约0.7厘米,嵌于肌肉筋膜间隙,结合病史确诊为结节性筋膜炎。
明确这一隐匿病灶后,段轶轩副主任医师手持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精准绕开血管,将药物注射至结节周围筋膜及神经分布区。“针尖像长了眼睛,直抵‘疼痛开关’。”治疗全程仅10分钟,陶婆婆当即感觉疼痛减轻,配合超短波治疗加速炎症吸收。治疗次日,陶婆婆的前臂触痛显著减轻,手指抓握、提物等动作逐渐恢复。“终于能稳稳端起饭碗了!”她感慨道。
“传统治疗依赖‘盲打盲治’,超声能实时追踪毫米级病变。”该科主任张照庆主任医师介绍,超声引导技术可动态观察肌肉、筋膜及神经的微观结构,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复杂慢性疼痛,如筋膜炎、肌腱粘连等,具有“无辐射、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真正实现“指哪打哪”的精准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