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樱花雨,正是运动健身的好时节,
一年一度的“汉马”也将如约而至。
樱花季,越江湖
快一起来看看这份马拉松安全指导手册!
跑马的正确打开方式---赛前准备
1、热身不可少:
正确的热身和拉伸能够大大降低运动损伤风险,跑步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建议从上到下(顺序是脖子、手臂、胸廓、腰臀、膝盖、脚踝)进行全身性的热身活动,运动后重点进行下肢拉伸,每次时间不少于5分钟。
不要做转动膝盖式的热身,这种热身反而会使膝关节不稳。
2、选择合适的装备:
选择软硬适中、轻便合脚、减震的运动鞋,必要时可定制鞋垫;护膝可以帮助支撑膝盖和调整髌骨的位置,通常建议选择中间有孔或其他不对膝盖骨施加额外压力的护膝。
需要注意的是,护膝不要长时间佩戴,会导致膝盖周围肌肉力量不足。
3、正确的跑步姿势:
头部保持中立位,目视前方20-30米处;躯干微微前倾5-8度,保持核心收紧;手臂肘关节屈曲90度,前后自然摆动;步频建议保持在180步/分钟以上;着地时应中足着地,着地点位于重心正下方。
4、充足的休息:
保持良好的睡眠、精力充沛,补充优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要保持平和的心情,量力而行、享受过程。开始时人多拥挤,参与者应保持距离,保持冷静。
温馨提示:马拉松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热射病、心脏骤停可能导致死亡。比赛过程中如遇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组委会医疗人员帮助。
急救小常识
跑马途中,由于长时间的运动和环境因素,参赛者可能会遇到各种健康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情况和应对措施。
✓如果在跑步过程中发生小腿抽筋的现象,应将速度减慢,逐步停下来。 可以用手握住抽筋一侧的脚趾,向腿部用力压,另一手向下压住膝盖,使腿伸直。重复动作,待疼痛消失后,再进行按摩。
✓比赛中一旦出现崴脚情况,一般应退出比赛,立即进行治疗。
可以用凉水或冰块冷敷一段时间,24小时之内不要用热水触及受伤部位,24小时之后再进行热敷并涂抹一些药膏,如红花油、服他林等。崴脚之后休息2~3天,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由于在跑步过程中跟腱受到了一定刺激,跑步过量容易引起跟腱疼痛,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
此时应进行慢跑,控制跑步速度,避免做弹跳运动。如果脚踝疼痛持续,应停止跑步,稍作休息。若休息后疼痛仍无改善,运动中如果不慎受伤,应及时就医。
“汉马”赛事中,组委会设置多个医疗点,跑者应了解这些医疗点的具体位置,以备不时之需。
在跑马过程中会对脚踝、小腿、大腿等部位产生冲击,许多参赛者赛后可能会面临肌肉酸痛和关节肿胀等问题,有些跑友还可能出现肩部、背部等部位的酸痛。这些症状是由乳酸堆积和延迟性酸痛所导致的,通过科学的赛后恢复,可以帮助跑友们满血回归,更好地面对下一个马拉松挑战。
1.继续前行:不要急于坐下!
跑步过后绝不能立即停下来,正确的做法是先慢走5分钟,拉伸韧带活动关节,让肌肉、神经、心脏得以慢慢恢复。
2.吃喝玩乐:补充能量,恢复体力
跑完可以适当补充水分,饮用一些运动功能饮料,但切忌一口气喝水太多,这样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增加负担,严重者甚至会水中毒。
3.拉伸、滚动和按摩:循序渐进,避免过度
赛后可进行适当的按摩和拉伸,缓解肌肉紧张。当天尽量避免蒸桑拿、泡热水澡、喝酒、暴饮暴食,可以温水冲浴、按摩。
4.摸鱼一下:恢复最重要,别急于跑步
马拉松之后,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过早恢复跑步。让身体休息几天是关键。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交叉训练(如瑜伽、游泳、骑车等),帮助恢复体力。如果第二天依然感到疲劳,建议继续休息或进行轻松的散步。
5.“小”伤要重视,反复要就医!
很多跑者在跑步结束后,会出现膝盖疼、小腿疼、脚后跟疼,使用冰敷或跌打损伤的药物自行治疗,症状减轻就又开始跑,然后再次受伤,使症状加重。而此时需要警惕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EPS)、髌腱周围炎、鹅足滑囊炎、胫骨疼痛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发现身体异样之后,各位跑者在停止运动之余需第一时间就医,进行有效治疗。
安全完赛才是终点!预祝所有跑友都能安全完赛,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