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性休克的鉴别及规范护理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4-12-27 浏览量:887次

脓毒性休克的鉴别及规范护理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关键环节,可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以下是关于脓毒性休克的鉴别及规范护理的详细步骤和要点:

1.脓毒性休克概述:

脓毒性休克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进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最终出现循环衰竭、组织灌注不足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

循环功能衰竭,经过充分的液体复苏后,需给予血管活性药才能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mmHg以及血乳酸(Lac) >2mmol/L。可通过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评分(qSOFA)即可作出脓毒症的诊断

2.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流程:

3.脓毒性休克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鉴别:

符合以下a)~ d)中2条,和e)~ g)中任一条,可诊断休克:

a)具有休克的诱因;

b)意识障碍;

c)脉搏>100次/min或不能触及;

d)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再充盈时间>2 s);皮肤花斑、黏膜苍

白或发绀;尿量<0.5 ml/(kg·h)或无尿;

e)收缩压<90 mmHg;

f)脉压<30 mmHg;

g)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基础水平下降30%以上。注:休克是全身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引起组织器官灌注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过程。

4.监测与观察:

4.1. 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小时记录一次。

4.2. 观察感染部位的病情变化,如红肿、疼痛、分泌物等。

4.3观察患者神志意识改变,如烦躁、淡漠、谵妄、昏迷等,有无皮肤湿冷、发绀、苍白、花斑等,注意监测每小时尿量情况。

4.4观察患者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变化。

5.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

5.1.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2. 给予抗病毒、抗真菌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药物。

5.3. 监测病原体清除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6.器官功能支持:

6.1. 呼吸支持:给予吸氧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常伴有肺部感染。在抗炎补液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雾化吸入,及翻身拍背或运用排痰机使痰液排出,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定期吸痰,并密切关注有无痰痴堵塞管道,并及时清理。同时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及量并记录。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定期监测呼吸参数,以及时调查整,

良好的肺部护理,有助于患者尽早撤用呼吸机。

6.2. 心血管支持:给予升压药物、扩血管药物等,维持患者血压及心功能。

6.3. 肾脏支持:给予利尿剂、血液净化治疗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6.4. 肝功能支持:给予保肝药物,观察肝功能指标变化。

7.营养支持与护理:

7.1.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7.2.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

7.3. 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泌尿道护理,管道护理,如中心静脉导管、PICC、CVP及ABP等,为保证有效实施液体复苏,必须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并保持通畅。患者易出现异常烦躁,导致置管脱出、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导致严重后果。可使用约束带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进行预防。

总之,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护理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支持器官功能、加强营养与基础护理等。同时,早期识别与诊断、快速响应与处理、团队协作与沟通、持续质量改进等措施也是降低脓毒性休克病死率的关键,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