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有各自特有的生长规律,宝爸宝妈们在育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些许疑问或担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探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喂养相关的问题。
(一) 4 月龄之前不要给宝宝添加辅食
对于小婴儿来说,充足的母乳或奶粉喂养,可以保证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4 月龄前过早添加辅食,不仅不能让宝宝获得更多营养,还可能会有以下风险:
(1)宝宝尚未具备吞咽固体食物的能力,添加辅食会引起误吸。
(2)能量或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增加肾脏负担。
(3)4月龄前添加辅食,可能导致过敏风险增加。
(4)过早添加固体食物可能与肥胖风险增加相关。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权威建议:不论宝宝是不是母乳喂养,都应该在满 6 月龄时添加辅食,以保证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当然,这个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宝宝已经满足了添加辅食的特征,也可以 4 月龄后,6 月龄之前添加。
(二) 宝宝 4 月龄后,可以添加辅食的信号
(1)推舌 / 挺舌反射(把嘴里的食物用舌头推出行为)消失。
(2)眼、手、嘴协调,可以用手握住食物,放进嘴里。
(3)宝宝可以很好地控制头部,在有支撑的情况下可以坐稳、抬头。
(4)宝宝吃奶后,仍然表现出对食物感兴趣的迹象(比如目不转睛看着食物,伸长脖子往前倾,并张嘴、吞咽口水等)。
(三) 1 岁内的宝宝不要用枕头
不要给 1 岁以内的宝宝用枕头,可能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的风险。
「婴儿猝死综合征( 简称 SIDS)」是指1 岁内的婴儿出现原因不明的突然死亡,它多发生在夜间,与睡眠关系很大。
有多项研究表明:使用枕头、毯子等会导致 SIDS 的风险增加到 5 倍,无论采用什么睡姿。如果孩子趴在枕头、毯子等柔软物体表面入睡的话, SIDS 的风险会增加至 21 倍。
新生宝宝没有颈椎前屈,在平躺时,脊椎和颈椎就是一个平面,而婴儿头部大小几乎与肩同宽。
侧卧(1 岁内也不推荐侧卧)时也可以保证头和身体在一个平面上,紧贴床面,完全没有枕头的容身之地。如果非要硬塞一个枕头进去,不但不舒服,还可能会阻隔宝宝顺畅的呼吸。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全球多个权威机构都建议:1 岁内的婴儿的床上,不应该出现包括枕头、被子、玩偶等物品。
(四) 不要给 1 岁内宝宝额外添加盐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版)》建议:1 岁内的婴幼儿不需要额外添加盐。
吃盐主要是为了摄入钠,而对于 1 岁内的宝宝来说,母乳和天然食物中的钠含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每日身体所需,不再需要额外吃盐。如果太早给宝宝添加含盐(或其他调味料),容易让宝宝养成重口味的饮食偏好,长此以往,宝宝更容易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不肯吃淡口味的食物。
多项研究都表明:在宝宝食物中过早添加食盐,和宝宝成年后患高血压的几率相关,而高血压又会导致很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等。为了宝宝的健康,1 岁内别给娃额外添加盐,1 岁以后也要少盐。
(五) 不要给 18 个月内的宝宝看电视 / 手机等电子屏幕
为了安抚宝宝,很多家长会让孩子短时间的看一会电视,或者玩一会手机、平板等,但 18 月龄前给宝宝看电子屏幕,可能会影响语言能力发育。
有研究发现,过早的让宝宝看电子屏幕,会对他们的语言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本就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来说,观看电子屏幕时,就丧失了和家长的对话、沟通时间。
对于 18 个月以下的宝宝而言,无法在没有真人互动的条件下,通过电子屏幕去学习,即便是家长们精心挑选的早教类节目,也不会对他们有更多的益处。考虑到宝宝的发育规律,除视频聊天外,不要给 18~24 个月以下的儿童使用电子设备;18~24 个月的孩子,需要在大人的陪同下观看;2~5 岁的孩子,限制每天累计观看 1 小时的高质量节目。
(六) 不要在 3 岁内主动给宝宝吃糖 / 含糖食品
除了盐之外,糖的摄入量同样是需要家长们帮孩子严防死守的底线。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 版》中建议:3 岁以内宝宝的食物中不应额外添加糖。WHO 发文也建议:禁止食品生产商在 3 岁以下婴幼儿食品及饮料中添加游离糖。
口腔内细菌接触到糖,会慢慢吸收并利用糖产生酸,破坏牙齿,进而让孩子蛀牙。而大于宝宝身体所需的糖分,会转化成体内的脂肪,容易造成超重或者肥胖,甚至有可能导致内脏脂肪超标。
长期来看,吃糖还容易让孩子上瘾,一旦养成嗜甜的口味,未来还也更容易出现超重肥胖、糖尿病、三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
因此,不建议家长主动给 3 岁以下的宝宝吃糖或含糖食品,代糖(甜味剂)及含代糖食品也同样不建议给 3 岁内的孩子吃。
最后,祝所有小朋友健康快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