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4-09-24 浏览量:818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症状,病死率较高。

常见临床表现为:
      (1)呕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约半数患者可见呕血,多为鲜红血液,也可为暗红色血液。出血量多,来势凶猛,可呈喷射状,一次可达1000ml。呕血之前可有上腹饱胀感,恶心加重及呃逆等先兆症状。
      (2)黑便:部分患者仅有黑便而无呕血,黑便的色泽取决于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的长短,如出血量大而速度快,粪便排出时往往呈紫红色,可根据大便色泽变化及次数来判断出血情况。
      (3)心悸、心率快:由于大量血液丢失,血容量严重不足,心脏代偿性加快收缩而出现心率加速,早期可根据血压、脉搏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出血的情况。
      (4)头晕、黑蒙或晕厥:为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甚则休克,大脑供血不足所致。
      (5)皮肤灰白湿冷:出血后,机体为了保证心脑肾的供血,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出现皮肤灰白、湿冷。
      (6)血压下降:在出血初期,由于机体代偿性收缩其他部位的血管,血液集中在心脏和大血管,此时血压正常或略低,随着继续出血,机体无法代偿,而出现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
      (7)血红蛋白下降:出血早期(10 小时以内),由于血管及脾脏代偿性收缩,血细胞压积与血红蛋白可无明显变化,后期血红蛋白水平才能反应失血的程度。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如下:
      1、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可选取止血药、凝血酶、生长抑素、血管加压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2、患者可通过胃镜明确出血部位、出血量后,采取硬化、套扎等方法治疗;
      3、患者可通过TIPSS,即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进行治疗;
      4、病情较严重的患者需通过开腹手术将出血的血管直接结扎,并将门静脉的血液向下腔静脉进行分流;
      5、换肝。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针对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从未表现出过破裂出血的病人,针对这类病人,一般建议药物预防,包括口服普萘洛尔或者卡维地洛,降低这类病人的门静脉压力因此减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二级预防是针对既往表现出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针对这类病人建议可以进行食道静脉曲张的密集套扎治疗及胃底静脉曲张的组织胶注射等内镜下治疗,也可以进行外科的脾脏切除以及断流术,还可以进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简称TIPS术)进行治疗,可以根据病人病情选择不同的二级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