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反复泌尿系结石的“元凶”竟是它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4-09-24 浏览量:858次

“大夫,我肚子好痛……不会又是尿路结石了吧?”50岁的黄先生弓着身子,捂着肚子、疼得满头大汗的走进诊室。据他自述他已经反复泌尿系结石20余年,期间自行解出结石10余次,体外冲击碎石数次,但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黄先生深受其扰,对泌尿系结石“痛之入骨”。

“大夫,刚开始我觉得是因为我喝水太少了,所以才会得这个病,可是我后来已经多喝水了啊,怎么还这样?”

经过检查,黄先生血钙异常升高,达到3.51mmol/L(参考值2.11-2.52 mmol/L),甲状旁腺激素超出正常水平,为40.06pmol/L(参考值1.60-6.90 pmol/L)。甲状腺彩超提示:左侧甲状腺中部后方不均质结节(旁腺来源可能)。考虑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泌尿系结石可能。随即住院进一步诊治,终于把反复泌尿系结石的“元凶”揪出来了。

问:什么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呢?

甲状旁腺是人体最小的内分泌腺体,通常隐藏在甲状腺的后方。别看这小小的四个腺体,对我们来说可是有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分泌甲状旁腺素(PTH)来调节我们血液中的钙、磷水平,还负责管理骨骼代谢。这四个“兄弟姊妹”中只要一个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大麻烦”。

腺体分泌的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多,则属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典型表现为:口干、多尿、多饮等(血钙升高引起);乏力、烦躁不安等(血磷降低引起),严重者可出现骨骼及肾脏系统表现,如骨痛、尿路结石等。该疾病起病缓慢,表现多样,部分患者无症状,常因体检生化指标或甲状腺超声检查无意发现血钙升高或甲状旁腺病变而就诊。

问:原发性甲旁亢为什么会引起泌尿系结石?它们什么关系?

有文献报告,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5%-10%发现有原发性甲旁亢。在原发性甲旁亢患者中,由于甲状旁腺素的过度分泌,会增加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时,肾脏需要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钙离子,我们的肾脏就会处于过度工作状态,尿液中的钙离子大量聚集,从而更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

由此可见,泌尿结石可能不仅仅是“喝水少”造成的,尤其是反复、多发泌尿结石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需常规进行血钙、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等相关指标的检测,早日抓住“元凶”才能避免泌尿系结石再次“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