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患者会有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Charcot三联征),甚至合并血压下降及神经精神症状(Reynolds五联征);体检时可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发作间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另有少数患者始终没有明显症状 。因此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有必要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协助诊断。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推荐所有CBDS患者,只要能耐受手术治疗,无论有无症状,均取石治疗。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 ERCP、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以及经皮经肝治疗。建议建立多学科讨论机制,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目前,ERCP是单纯胆总管结石主要治疗方式。
单纯肝外胆管结石且胆囊已经摘除的患者,如无特殊禁忌一般首先考虑 ERCP/EST 胆管取石。
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可考虑 3 种方式处理:
① ERCP胆管取石 + 腹腔镜胆囊切除;
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手术;
③开腹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手术。
手术方式的选择可根据患者及治疗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 ,若无禁忌,推荐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分别取石。所有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均可行胆囊切除术,除非存在手术禁忌证。
治疗性ERCP对妊娠期CBDS安全、有效,前提是要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并尽可能减少对胎儿的辐射暴露。由于X射线的潜在危害,ERCP最好在妊娠中期进行,妊娠后期的孕妇建议推迟至36 周以后或生产后。存在妊娠并发症(如胎盘剥离、胎膜断裂、惊厥或先兆流产等)是ERCP的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