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科的走廊里,71岁的雷大爷(化名)曾坚决地摇了摇头,对于医生提出的气管镜检查建议,他显得有些抗拒。“我咳嗽咳痰,吃点消炎药不就好了吗?”他这样想。
雷大爷的咳嗽已经持续了2个多月,消炎治疗似乎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好转。肺部CT显示左主支气管管腔狭窄,左下叶大片肺炎,但消炎治疗后病灶吸收并不理想。这让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科的医生团队感到了一丝不寻常。
“雷大爷,我们真的建议您接受气管镜检查,这可能是找到病因的关键。”主治医生李传香医生耐心地解释,他终于点头同意了气管镜检查,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结果让所有人震惊——支气管镜下可见左主支气管腔表面附着有大量脓苔,表面还有溃疡坏死。医生为其取了标本化验,最终结果提示支气管结核。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消炎治疗一直不见效。
“我开始后悔没有早点听医生的话。”确诊后的雷大爷感慨地说,后续雷大爷在结核病专科医院接受了系统的抗结核治疗。
李传香医生告诉大家,支气管结核是一种较为隐蔽的疾病,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在患者的支气管内引发病变,导致咳嗽、咳痰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往往与普通感冒或肺炎相似,容易被忽视。当常规的消炎治疗无法缓解症状时,应警惕支气管结核的可能。及时的支气管镜检查和病原学检测是确诊的关键。一旦确诊,科学的抗结核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