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用药知识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4-09-19 浏览量:4132次

非处方药(OTC, Over the Counter)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这些药物一般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不良作用发生率较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的自我治疗。

一、非处方药的分类

非处方药主要包括两大类:

1. 非处方西药:包括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如小柴胡颗粒、伪麻黄碱)、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止咳药、消化道药物(如氢氧化铝片、氢氧化镁)等。

2. 非处方中草药:包括常见的中药颗粒、贴膏、饮片等,常用于缓解疼痛、改善消化不良、舒缓感冒症状等。

二、非处方药的购买与使用

1. 购买渠道

非处方药可以在社会药店、超市及其他非医疗机构自由购买,无需医生处方。甲类OTC可在医疗机构药房或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且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技术人员的药店获得,而乙类OTC除了上述渠道外,还可在经过批准的普通零售商业企业获得。乙类OTC的安全性更高。

2. 使用注意事项

(1)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 **成分**: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须确定这些药物是否含有相同的成分,避免重复用药,防止因药物过量引发不良反应甚至药物中毒。

- **适应证**:明确药品是否针对您目前的疾病或症状。

- **用法用量**: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药品,莫随意增减药量。

- **特殊人群**:药品说明书中一般包含儿童用药、老年人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等内容,相关人群使用前一定要详细阅读以上内容,明确自己能否服用。

- **禁忌**:提示哪类人群或哪些情况不可使用该药物。

- **不良反应**:了解药品说明书中列出的不良反应,以便在出现相关情况时能够尽早识别,必要时及时就诊。

- **注意事项**:药品使用中其他需要关注的信息,您应仔细阅读。

(2)正确使用药物

- **遵循剂量指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提供的剂量指导正确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

- **给药方式和时间**:根据药物性质和给药形式,选择正确的给药方式(口服、外用、注射等),并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和频率。

- **配合进餐或空腹服用**:根据药物的要求,决定是否需要在进餐前或进餐后服用。

- **注意特殊人群**: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格外注意非处方药的使用安全性,最好在咨询医生或药剂师后使用。

(3)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包括处方药、补充剂和中草药等,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了解潜在的相互作用风险。

(4)注意不良反应

使用非处方药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如过敏、呼吸困难、皮疹、肿胀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5)正确储存药物

遵循药品包装上的储存指导,防止药物暴露于阳光、高温、潮湿或冷冻环境,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非处方药的安全用药原则

1. **明确用药目的**:知道自己的病情和所用药物的作用,避免盲目用药。

2. **按剂量要求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的剂量用药,避免过量或不足。

3. **注意用药时间和频率**: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用药,不要随意更改。

4. **注意特殊人群用药**:对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要格外注意。

5. **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非处方药通常适用于短期自我治疗和轻度疾病,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

四、总结

非处方药虽然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在用药前,请务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遵守用药原则,确保用药安全,保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