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呼吸训练?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4-08-19 浏览量:859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2017年全球慢性呼吸道疾病(CRD)的患病率约为7.1%,总患病人数达5.449亿,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病人数约1亿,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

呼吸康复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慢阻肺患者的重视,已经成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慢阻肺患者该如何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呢?

① 缩唇呼吸

1.吸气时用鼻子深深吸气,注意吸气时嘴唇轻轻闭合。

2. 呼气时嘴唇稍撅起缩小(吹口哨状)慢慢地呼气。呼气的力量由患者自行调整,以能吹动面前30cm的白纸为宜。

3. 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以1:2或1:3为宜。保证每一次的吸气要深、呼气要缓慢

每分钟训练7~8次;每次训练15~20分钟。

② 腹式呼吸

1.取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肚脐上方。紧闭嘴唇,用鼻慢慢深吸气同时腹部凸起,心里默数1、2、3,屏气1秒。

2. 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状,缓慢吐气同时腹部收紧,心里默数1、2、3、4、5、6。

3. 重复吸气、吐气动作,建议每次重复8—10次,每天2—4次。

若患者自觉体力下降,可尝试以下运动。

③ 正确咳嗽、咳痰

取坐位或半坐卧位,身体前倾。一只手放于腹部,另一只手放于膝盖外侧,支撑身体,防止跌倒。第一步:做几次腹式呼吸后,深吸气。第二步:屏住呼吸3秒,然后张口咳嗽。咳嗽时,腹肌用力,腹壁收缩。可由相关医务人员或者家属拍打患者背部,起到辅助排痰作用。练习频率为每天3次,每次练习2-3次。

④ 若患者自觉体力下降,可尝试以下运动

有氧运动包括步行和骑功率自行车。

步行时,心率应维持在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80%。每天至少步行20分钟,不超过1个小时。步行距离由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推荐步行距离=6分钟步行试验测得的距离/6分钟×(20-30)分钟×(60%~80%))。每周至少训练5次。

骑功率自行车有利于提高心肌与呼吸肌的训练。功率自行车的阻力值一般由心肺运动试验的结果而定,循序渐进。训练时间至少20分钟,最长不超过1小时。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每周至少3次。

无氧运动包括上肢训练、核心训练、下肢训练等,建议在专业康复科医生评估指导下完成。

除了适度锻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远离粉尘、戒烟戒酒,遵从医嘱、规律用药、定期随访,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