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急救,这几点要牢记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4-06-28 浏览量:867次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游泳的人越来越多,谨防意外溺水需知晓。溺水的急诊急救包括水中营救与出水后处理两个主要步骤:

1. 水中营救:施救者从水中营救患者,同时其他人帮助寻找漂浮物。在离水前,应将患者放在漂浮的木板上,并确保其头、颈、脊柱维持在一条轴线上,避免发生脊髓损伤。施救者还需清除患者口、鼻中的水及污物,并打开气道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2. 离水后的急救:上岸后应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水草、泡沫、痰等异物。随后用仰头举颌法或双手抬下颌的方法打开气道。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包括开放气道、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需要注意的是,心跳呼吸恢复后还可能会重新停止,因此在现场抢救的同时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抢救。如果溺水者清醒且有脉搏,应该立即拨打120等待救护车,同时为溺水者做保暖措施。

此外,在急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防治急性肺损伤、脑缺氧损伤、低体温等并发症。例如,淡水淹溺时,应适当限制入水量,并适当补充氯化钠溶液、血浆和白蛋白;海水淹溺时,需及时补充液体,纠正高钾血症及酸中毒。同时,早期、短程、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防治淹溺后发生的炎性反应、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对于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性脑损害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及呋塞米等治疗减轻脑水肿,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之,溺水的急诊急救需要迅速、准确地进行水中营救和出水后处理,同时注意防治并发症,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在急救过程中,还应保持冷静、沉着应对,确保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