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己给自己输血吗?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4-06-25 浏览量:1676次

输血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手段,在急性大失血、复合型外伤等手术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人们对血液知识越来越了解,人们开始担心输注异体血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比如感染血液相关传染病及生免疫反应等等,那除了常规输注异体血之外,我们还能有其它的方法来解决用血紧张及用血安全的问题吗?当然有,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自体输血”啦!

一、什么是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经过保存和处理后,当患者手术或紧急情况需要时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治疗方法,简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它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血液血型和相容性试验,自己的血液回输给自己可以杜绝严重的免疫性疾病和如乙肝,丙肝,艾滋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自己给自己,绝对安全。

二、自体输血主要分为哪几类?

自体输血主要包括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性自体输血以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大多数择期手术的病人可以考虑自体存贮式输血。简单来说就是在手术前3天至一周的时间以内,抽出一定量的血压预存,待到手术时备用。通俗在讲,例如我打算下周做个择期手术的话,这周我可以先给自己备点血,等到下周开始做手术时,如果有需要就直接将自己备好的血输还给自己,是不是很简单方便呀。国外自体贮存时的输血方式已经非常普遍,它能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液,缓解血液紧张,解决特殊群体的输血问题。在我国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也越来越多地开展了技术。

第二种方式为稀释式自体输血,它是指在术前采集患者一定量的全血,同时输注晶胶体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在手术中或者术后再将采集的血液回输给患者,达到提升血红蛋白的目的。它与储存式的最大区别在于采血的时间点不一样,稀释式的采血时间点更靠近手术。

最后一种方式为回收式自体输血,它是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在手术过程中,收集患者手术时的失血,通过专用的血液回收装置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这种情况可以应用在骨科、普外科、产科等手术科室,针对的是急性复合伤的患者,当患者自己来不及给自己预先储存血液,且自身条件能否符合自体回收的要求,为了尽量减少患者的异体输血,减少风险,可以及时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血救自己。

三、自体输血的优势在哪里?

首先,自体输血血液来源在患者本身,可以避免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及梅毒等,同时可以避免同种异体输血的一些严重反应,毕竟自己的血液跟自身最适配。其次,自体输血患者择期手术时间可以自己掌控,可以环境血液紧张的矛盾状态。最后,自己的血液给自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自体输血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

预计有大量出血的急诊及择期手术,根据情况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自体回收的方式,最大化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其实,自体输血适应范围广,全身状况良好,准备择期手术且预计术中需要输血的患者均可考虑,没有年龄和体重的限制,包括无并发症的孕妇亦可以应用。在采血前后给予维生素C、叶酸、铁剂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对症治疗也能有效提高机体造血能力,有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