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与中药其他剂型相比较,具有疗效快,易吸收的优势,服用起来也有一些讲究。中药汤剂通常宜温服,一般在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后服用,每天2次,早晚各1次,每次是150毫升至200毫升。但有些汤药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服药时间也不同。
冷服 在药液冷却后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
温服 药煎好后放一会,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凡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
热服 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凡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餐前服 一般在饭前 30~60 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药均宜餐前服,此时,肠胃可以充分吸收,药性容易下达,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餐后服 一般在饭后 15~30 分钟服药。用于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因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或毒性较大的药,均宜在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餐间服 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空腹服 凡滋补类汤药,宜早晨空腹用,以利充分吸收。润肠泻下药以及驱虫药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 15~30 分钟服用。镇静安神、补心安神药,于睡前服用效果最佳。
隔夜服 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 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 1 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其他 急性病应立即服药而不拘时间,昼夜频服,使药力持续发挥作用。抗疟疾必须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抗癫痫药必须在癫痫发作前3小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