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新冠感染迎来高峰时期,重症患者也逐渐增多。临床医生表示,新冠病毒左右在不同的人身上,感染是否会出现重症,以及重症患者什么时间出现重症,都无法一概而论。作为一种急性的病毒感染,新冠的症状可能表现的比较早,但是对于一些继发性的感染或并发症,可能又会表现的比较的晚一点。总的来讲,症状是否家中,是否激发感染等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不要以一周过去就没事了,有些病人就是一周以后突发性肺炎或者心肌炎而转成了重症,真是防不胜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提及,应警惕高龄老人的“沉默性缺氧”。临床有的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可以成为沉默性缺氧,这类老人在严重缺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仍没有明显缺氧症状,而仅有肌肉酸痛,发力,发热,胃肠道不适,嗅觉减退,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这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立即吸氧。随之病情的发展,患者才可能出现严重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嘴唇青紫等典型症状。
阳后还要警惕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心肌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炎症改变,常常时病毒感染。一般发生在病毒感染后的三周内,发病人群是儿童盒40岁一下中青年居多。轻的患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也可以表现胸闷,心悸,乏力,活动受限,重的呢,可以出现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所以感冒后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出现了胸闷胸痛,持续性的呼吸困难,儿童出现了心跳过快,过慢,面色苍白,口唇发紫,一动就气喘胸闷,应该及时就医。怎么预防呢?第一点,没有病毒感染的一点做好防护,一定要勤通风勤洗手;第二点,要增强免疫力,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第三点,已经病毒感染的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多休息。特别是刚刚好转后的患者,也不要立刻做剧烈运动,注意防护,避免二次感染。
根据《新冠病毒感染就医指南》,《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出现这些情况,提示有可能发生重症:
第一:出现气促,呼吸频率≥30次/份;
第二: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指数≤93%;
第三:动脉血氧分压除以吸氧浓度≤300mmHg;
第四: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大于50%
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之一就要考虑可能正在转为重症,建议要尽快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