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慢性盆腔疼痛
供稿: 发布时间:2023-03-31 浏览量:1455次

      女性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影响着1/4女性人群的健康。目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在器质性或内脏病变针对性治疗之后,仍不足以缓解其疼痛。究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如下:



      上表所示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病变部位可能涉及女性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还能影响情绪、心理等方面。其中,肌肉骨骼系统在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22%-94%的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临床病例中均有肌筋膜来源疼痛参与。由此看来,肌肉骨骼功能障碍,疼痛在慢性盆腔疼痛中的角色不容忽视,对于慢性盆腔疼痛的肌肉骨骼因素的系统评估也尤为重要。

      鉴于慢性盆腔疼痛症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可表现为腰背痛、臀部、腹股沟或腿痛,但可能并不出现阴道、直肠或下腹部疼痛,腰背痛和放射至肛提肌骶骨附着处、臀部及大腿后方的疼痛也很常见。此种疼痛通常模糊、定位不清,常被描述为疼痛、搏动、沉重或盆腔压迫感。其中,臀部和大腿后方的放射痛如坐骨神经痛,是神经病变或梨状肌痉挛的特征。久坐或久站、焦虑、排便、体力活动或性活动可加剧此种疼痛。疼痛有时可能相当剧烈,有些甚至伴有可痛醒的急性发作,疼痛一次发作可能持续数天,或者有时会突然发生持续时间很短。不合适的位置工作、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频繁穿高跟鞋,以及背部支撑不良的持续驾驶等可能容易诱发疼痛。而盆底肌肉的高张力也可导致性交困难,由于激素对骨盆肌肉、韧带和关节的影响,疼痛可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您具有上述持续至少6个月的非周期性疼痛,其疼痛涉及盆腔、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等,则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腹部、盆腔神经肌肉骨骼的检查以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

      对于确诊为女性慢性疼痛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目前的治疗方式具有多样化,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触发点注射治疗,甚至心理治疗。其中,盆底康复性物理治疗对缓解肌肉骨骼系统相关的慢性女性盆腔疼痛疗效显著,包括组织按摩和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电刺激、盆底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盆底肌肉伸展、磁刺激等。



 

      磁刺激作为一种无痛、无创、无侵入,刺激深度更深、更广的新物理治疗技术,为该类患者带来了福音。其通过反复活化终端的运动神经纤维和运动终板,刺激盆底肌肉收缩,促进盆底血液循环,刺激盆底的感觉传入神经通路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相关运动神经元的冲动,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随着疫情散去,春暖花开,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妇科引进了新型的磁刺激治疗仪,为广大女性朋友们带来了福利,请速来门诊大楼三楼15诊室咨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