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近些年来,很多人患上了糖尿病,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糖尿病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也逐步被人家所了解,但是还有很多人因为不知道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的症状而最终造成了截肢的严重后果。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远的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并出现溃烂、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肌肉及骨骼,导致组织坏死甚至截肢。主要是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肢体感觉减弱或消失,使足部对压力、异物或冷热的感受下降爱哪个,故容易导致外伤是、烫伤形成溃疡等。糖尿病血管病变可导致下肢血流量减少,使足部缺氧及营养供应不足,故下肢皮温降低、疼痛、间歇性跛行、缺血,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坏疽。
糖尿病足早期表现为皮肤温度低、疼痛等下肢供血不足症状,还可有感觉麻木、迟钝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糖尿病足按足部缺血严重程度分型可分为缺血型、神经型和神经缺血型。缺血型表现为下肢发凉、行走困难、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后期可出现溃烂、干性坏疽等。神经型主要表现为下肢感觉异常,可有麻木、疼痛,但足部皮肤温度正常或升高,溃疡常伴有感染,经过患足减负后溃疡易于愈合。神经缺血型介于神经型与缺血型之间,也称混合型,在我国最为常见,兼有行走困难等下肢缺血症状和周围感觉异常等神经症状。
为防治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应当定期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足部筛查,并监测、控制血糖,以评估糖尿病足发生的风险。当足部出现刺痛、灼痛、麻木,对痛觉、温度不敏感,行走困难等症状时需要寻找专科医师帮助,以进一步检查评估病情,选择相应治疗方法。一旦足部受到外伤或出现溃烂、感染时应当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就医。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对症的药物治疗;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合并有血脂、血压异常者需要控制血脂、血压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常常年龄较大,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因此需设立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另外,还需设计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达成血糖、血压、血脂及白蛋白的个体化控制目标,达到并保持体重目标值,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糖尿病足患者还可选用改善神经感觉或传导异常的药物、改善下肢缺血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扩血管治疗、镇痛及抗感染治疗。为改善下肢血运,有条件的患者可进行血管介入或血运重建术,恢复患肢的血液供应。对于出现严重坏疽、肢体严重畸形、肢体坏死或感染播散等情况,且其他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行局部截趾或大范围截肢术,防止感染扩散、挽救生命。当患者全身情况较好时,可适当进行清创术或植皮术,有效去除坏死组织,尽早封闭创面,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足患者应合理锻炼,休息时抬腿,控制体重,注意足部皮肤护理,穿戴合适的鞋袜。家属需能够识别烫伤、外伤等可诱发糖尿病足的因素,掌握抗菌消毒等糖尿病足护理的基本技能,在家庭生活中,帮助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并帮助患者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