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门诊换药的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什么?
供稿: 发布时间:2022-05-20 浏览量:1886次

门诊上经常有很多是烧伤的程度较轻或者已经出院需要定时来门诊定时换药的患者。那么烧伤后门诊换药的患者在家庭护理应注意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烧伤部位的护理。除按医生的要求定时到医院换药外,家庭中应注意体位,四肢拾高,保持功能位;面部烧伤宜取半卧位,以减轻肿胀,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扎部位观察松紧度和外层敷料有无渗出液,同时保持局部的清洁,防止污染创面;待创面愈合开始活动,防止功能障碍,如手部的运动,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一般室温维持26-30℃,湿度50-60%左右为宜,这样利于烧伤病人的休养,对创面的愈合也起到辅助作用。

(3)营养的调配。原则上是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适量的脂防饮食,但对个别食欲差的病人,以保证进食的质量,可选择质量高的饮食,家属应千方百计增加其食欲,使其尽量多吃,进食前少量喝汤有时可增进食欲,但不能过多,占据胃容量,影响进食。营养状况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创面的修复,对病人的恢复起到一定作用。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


什么是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通食?各适用于哪些烧伤病人?

烧伤后的病人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佳或不能进食,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饮食类型:

(1)流质饮食:即液体食物,如牛奶、豆浆、各种汤(鸡、鸭、鱼汤、排骨汤)。其用法为:每日6-7次,每2-4小时一次,每次200-300ml,总热量应为1200-1400千卡。适用于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吸入性损伤及口周手术的病人。

(2)半流饮食:即半流体状态食物,纤维素少,营养丰富易于咀嚼及吞咽。如粥、面条、馄纯、蒸鸡蛋、豆腐等。其用法为:每日5次,每日总热量2300千卡。适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发热、术后的病人。

(3)软饮食:即软、烂食物,易于吞咽和消化,如软饭、面条、肉菜均匀切碎煮烂。其用法为:每日3次,总热量2400千卡。适用于老幼、消化不良、咀嚼或吞咽困难,术后恢复期病人。

(4)普通饮食:即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其用法为:每日3次,总热量2400千卡。适用于四肢、躯干Ⅱ°烧烫伤、病情较轻无发热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