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天气上升幅度很大,春天到了,我们日常也脱下了厚厚的冬装,但是,马上气温会大幅度下降,倒春寒也随着春天一起来了。随着气温的下降,我们日常也会使用一些保暖物品,比如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等这样的保暖好物,一旦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低温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呢?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这种烫伤常发生在人体下肢。
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低温烫伤一般容易发生在哪些人群呢?
感觉迟钝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婴幼儿、老人、瘫痪病人或醉酒者,紧贴热水袋的部分皮肤就容易造成局部烫伤。
遇到低温烫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因为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治疗上也比较麻烦,尤其是创面深且严重的低温烫伤,通过局部换药的方法很难治愈,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