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患者的家庭护理及预防
供稿: 发布时间:2021-03-10 浏览量:3284次

压疮(俗称褥疮,现更名为压力性损伤)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受压的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臀部、股骨粗隆、枕部、脚踝、足跟等。压疮一旦发生,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缓康复,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对于压疮,家庭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做到“五勤”。

图1 压疮好发部位

一、勤观察

1为患者擦洗身体或更换衣物时,要查看皮肤有无压红、水泡、破溃等现象。

2.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尽早得到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二、勤翻身 

1.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在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垫软枕等支撑物,减少局部受压。

2.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免发生拖、拉、推等动作,以防皮肤损伤。

3.制定翻身时间表,并做好标记,以免忘记。

图2 压疮好发部位


三、勤按摩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和肌肉的张力,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四、勤擦洗

1.要经常为卧床患者擦洗身体,保持皮肤清洁。

2.汗多及大小便失禁时要随时清理,避免潮湿及排泄物长期浸渍、刺激皮肤。

3.局部皮肤可涂凡士林。

4.擦洗时动作要轻柔。

五、勤整理、勤更换

1.保持床单被服清洁、平整、无褶皱、无渣屑。避免皮肤与碎屑及衣服床单褶皱产生摩擦。

2.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被服的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要做到随湿随换。

3.最好为患者准备柔软的棉质被服。

    卧床休养期间,患者或家属发现身体受压部位的皮肤出现颜色改变、疼痛等症状,改变体位后24-48小时内没有改善,同时有疼痛、水疱及溃疡等表现时,应及时于医院就诊。


压疮的照顾之路不好走,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压疮的家庭护理,为照顾者提供帮助,减轻照顾者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