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很多都需要长期卧床,长期卧床的患者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如废用综合征(肌肉萎缩而形成)、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等。对于骨折患者而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尤为重要,因为一不小心形成血栓后导致的肺栓塞会影响生命。
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 DVT (深静脉血栓)的机会为40%~80%。
高危因素:
①髋部骨折及术后
②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应用止血带的③原发下肢血管疾病
④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
⑤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 DVT 形成史
⑥长期卧床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形式:
1.患肢肿胀:急性期患肢组织张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肤泛红,皮温较健侧高。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
2.疼痛、压痛和发热。疼痛原因:
①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使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
②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胀痛,时疼痛加重。
3.浅静脉曲张
4.股青肿(下肢静脉血栓中最严重一种)
表现为剧烈疼痛,患肢皮肤发亮,伴有水疱或血疱,皮肤呈青紫,皮温冷,足背、胫后动脉搏动不能扪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预防深静脉血栓呢?
首先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
健康人群可以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吸烟,减少微小血管痉挛;避免长时间久坐,尤其是乘坐长途航班时,宜注意间断离座、活动。
对于出院回家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对大手术后的患者,活动时应抬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曲,影响静脉回流。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对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人群,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h就应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在床上主动做足屈伸运动。不能活动者,在家可由家属被动按摩下肢腿部肌肉(如比目鱼肌和排肠肌)。
日常行为指导:绝对戒烟,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适当运动,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在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久站久坐,当患肢感觉不适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30cm。
饮食指导:进食低脂,高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促进循环,增进废物排泄,降低血液粘滞度,防止血栓形成。
药物预防:出院在家必要时我们可以遵医嘱使用一些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等等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骨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于其预防极其重要,在日常生活工作,我们要尽量避免它形成的一些高危因素,如果已经形成血栓,我们要冷静、及时的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