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陈某左膝6周前钓鱼时池塘边不慎滑倒,扭伤左膝,当时左膝无肿胀,疼痛症状不明显,行走活动不受影响,患者以为没有骨折,就未进行相关检查治疗。之后患者进行正常活动,左膝逐渐出现后内侧疼痛,下蹲及上下楼梯时左膝疼痛明显,偶尔打软腿,走路左膝不适感,休息未见明显缓解,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肖医生为陈某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后确诊为左侧内侧后角半月板损伤,住院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左膝正侧位片提示未见明显骨折改变。
左膝MRI平扫提示左侧内侧后角半月板损伤。
患者保守治疗失败,告知病情和治疗方案后患者选择关节镜探查+手术治疗。膝关节镜术中探查发现左侧内侧后角半月板下表面水平瓣状撕裂,长度约1厘米。术中在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缝合术,恢复了半月板的正常解剖结构,经过患者后期肌力和功能锻炼,患者术后左膝疼痛缓解,恢复了正常生活。
其实生活中像陈某这样的病人很多,总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膝关节扭伤后没有肿胀,疼痛不明显,活动尚正常,就没什么问题,往往会被患者忽视。其实膝关节扭伤后不仅仅是骨质的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也是其常见的致残原因之一。
在膝关节的损伤中,半月板损伤病例所占比率其实并不低,约30%门诊病例病因是半月板损伤所致。临床实践中,青年、中年人半月板损伤发病居多。这些年龄段的人运动需求多,运动量大,但身体条件、运动设施和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不正确的运动模式及意外受伤是最易导致半月板损伤的原因。
到底什么是半月板损伤,——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骨科医师肖亚平,带我们一探究竟。
什么是半月板?
半月板是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C”型纤维软骨“楔子”,加深胫骨平台的关节面。半月板功能主要包括传导负荷、吸收震荡、增强膝关节的稳定和协调性、及感知关节本体感。半月板的血供状态决定了半月板修复能力。根据半月板的血供分布将半月板结构分为三区:红区、白区和红白区。红区为距半月板滑膜结合部3mm以内的区域,为绝对有血管区;白区为距半月板滑膜结合部5mm以上的区域,游离缘,为绝对无血管区;红白区为相距3~5mm的区域,为相对有血管区。红区损伤有足够血液供应和更多内在愈合潜力,具有修复潜力。白区损伤没有直接的血液供应,愈合潜力有限,难以修复。
半月板损伤的原因有哪些呢?
半月板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两大类:一是外伤或劳损;二是先天因素。
外伤是半月板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即撞击伤或者扭伤。膝关节屈伸活动时扭转暴力最易损伤半月板。膝关节屈伸时过度旋转,超出了半月板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半月板损伤。过度屈膝习惯如长时间跪坐、盘腿坐、卫生间蹲坑等,半月板处于卡压状态,半月板内部处于高压力牵张状态,久而久之发生劳损,导致退变性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囊肿占半月板病变的1%~10%,通常与半月板撕裂有关。半月板损伤的先天因素很多,最常见的是盘状半月板畸形。通常来说,接近圆形的盘状半月板比较脆弱,易受伤导致症状性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有哪些表现?
半月板损伤患者大多具有明显外伤史,同时患者在膝关节关节间隙上常常会出现固定的痛点,可触及压痛。随着下肢的运动,亦可出现膝关节不适、疼痛、弹响、打软退、关节交锁、股四头肌萎缩等不适症状。
半月板损伤有哪些简单的自测方法?
半月板损伤时患者会感受到甚至听到“砰”的一声,这是半月板被股骨和胫骨碾压受伤的声音。半月板受伤后通常会马上感到疼痛,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膝关节肿胀约3~6周后会逐渐消失,疼痛有所缓解,但损伤半月板的碎片还存在。在进行特定动作时,如从椅子上站起来、上厕所下蹲或是跑步时,半月板的碎裂部位刺激周围结构会引起疼痛。半月板损伤疼痛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定位明确:疼痛位置一般位于半月板损伤的位置。二是诱发动作明确:有的下蹲刺痛,有的从椅子站起来时疼痛,有的人打篮球变向时诱发疼痛。除了疼痛以外,还会伴随“咔哒咔哒”的弹响。有时引起膝关节交锁,无法动弹。
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常用的专科检查包括膝关节过伸过屈试验、关节间隙压痛、研磨试验、回旋挤压试验、侧压试验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及CT平扫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的意义不大,但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MRI平扫诊断半月板损伤具有很高的分辨力,敏感性较高,是临床上诊断半月板损伤最常用的方法。
半月板损伤如何治疗?
一般认为,半月板损伤后很难自愈,不手术很难愈合,半月板损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年轻人运动需求高,对半月板要求也高,建议尽早接受手术治疗,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损伤的半月板进一步加重,也可以防止损伤的半月板卡坏关节软骨。延迟的手术治疗会影响损伤半月板的手术疗效。
严格意义上说,半月板撕裂很难自行愈合。两类损伤有自愈可能,常见于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损伤。一类是外侧半月板后角复合裂,另一类是内侧半月板后角边缘分离。
半月板损伤后如何锻炼?
半月板损伤后因膝关节疼痛,不敢用患肢活动或者减少活动量而引起患肢肌肉废用性萎缩。肌肉萎缩会导致膝关节软骨应力不平衡,从而引起膝前痛等症状。因此最重要的是加强肌力练习。在肌力练习的基础上配合正常用力行走,可有效治疗肌肉萎缩,从而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股四头肌肌力练习:一般抬起1分钟后放下休息5~10秒,30次算一组,一天两组。力量差一点或者还有疼痛的时候,可以股四头肌静力性练习,就是抬起腿之后保持住姿势,直到没有力气为止,休息三五秒再抬起来,5~10次一组,每天3~5组就可以了。
此外,直抬腿时踝关节背伸可配合股四头肌发力,平时有意识有习惯地锻炼好下肢肌力,控制好体重,可对非手术治疗的损伤半月板起到保护作用,也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因外伤和劳损引起的半月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