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个人口老龄化明显的城市,平均年龄达到81.3岁,髋部骨折好发于高龄老人,髋部骨折患者的人数增长迅速,为了缩短康复时间,尽早恢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多数可选择关节置换手术。
我科经常有80岁以上的老人,因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治疗,由于他们卧床时间长,死亡率高,为了降低死亡风险,提高生存率,尽快下床、恢复老人活动能力是关键。
手术以后什么时候能下床?什么时候能走路?怎么走路呢?一般情况下,术后伤口疼痛不剧烈,就可以下床活动,但切忌“心急”,因为高龄老人很多都有高血压、心脏病、脑梗塞、糖尿病等并发症,骤然“坐立”、走路易突发心脑血管意外和暂时性脑部缺血,出现摔跤,甚至死亡。所以,宜先坐,头不晕,再下地站立,感觉腰和腿有力了再使用助行器行走,或在陪护及家人的搀扶下开始训练行走,学习”走路”。
走路的注意事项:①昂首挺胸,抬头看路,而不是盯着脚下;②尽量抬高肢体,如上楼梯动作;③步幅宜小,步频宜慢;④力争走路姿势同正常行走步态,不倾斜,不勾腰;⑤走平路为主,术后一月开始上下楼梯训练;⑥循序渐进,行走时间和距离逐步增加,不宜过度训练,训练量以老人出现微微喘息为宜;也不可每日只训练一次。这种训练不仅能帮助老人恢复行动能力,更能预防深静脉血栓,改善心肺功能, 促进胃肠蠕动,多层面改善老人身体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老人术后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