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肿性肾盂肾炎是由于气体在肾排泄系统、肾实质及肾周组织积聚而导致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
气肿性肾盂肾炎的最常见临床表现是发热、寒战、脓尿、腹痛或腰痛、血白细胞升高等。左肾受累更为常见。与高死亡率有关的预后因素包括血小板减少、意识状态改变、急性肾损伤和休克
诊断
增强 CT 扫描是早期诊断气肿性肾盂肾炎的关键手段,有研究提示其诊断准确性为 100%,可作为诊断金标准,同时有利于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2019 年 Dewen Z 等在《柳叶刀》杂志报道了一例既往有糖尿病和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 39 岁男性,医生正是根据腹部增强 CT 的典型表现(左肾实质和肾旁间隙积气)而确诊患者为气肿性肾盂肾炎,因考虑到空气栓塞的危险,患者最终接受了开放性腹部探查手术。
对于气肿性肾盂肾炎,目前广泛使用的 CT 分级系统为:积气局限于集合系统为 1 级,积气局限于肾实质为 2 级,肾周积气或脓肿为 3A 级,超出 Gerota 筋膜为 3B 级,双侧或孤立肾受累者为 4 级 。该分级越高,死亡率越高。
气肿性肾盂肾炎的病原体与一般的上尿路感染相似,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超过 2/3),其他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肠球菌、假单胞菌、柠檬酸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厌氧微生物包括梭状芽孢杆菌和念珠菌。
治疗
治疗上,气肿性肾盂肾炎可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学者推荐根据前述 CT 分级系统来指导治疗。对于 CT 分级 1 级或 2 级或者少于 2 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这是因为与外科手术相比,此时选择内科保守治疗的死亡率较低。
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液体复苏、静脉使用抗生素、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和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以及经皮肾穿刺引流或植入支架缓解梗阻等。
然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法奏效或 CT 分级 ≥ 3 级或肾盂破坏>50% 的患者,需要尽快进行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