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胃镜的普及,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也在增加,而且还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人30多岁就出现了萎缩甚至肠化。由于网上有“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迟早都会癌变”等等传言,这使很多朋友人心惶惶。
事实果真如此吗?有没有办法逆转、阻断其进程呢?
一、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炎性反应。所以,萎缩性胃炎并不是胃的体积变小了、变皱了,而是胃粘膜变薄了,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减少了。本病的发生率及萎缩程度与年龄正相关,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
本病发病率较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人群的13.8%,在胃癌高发区占28.1%,并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也随之增高。60岁以上人群几乎可达半数。
二、胃癌的演变过程
人们常说的胃癌发展四部曲:
慢性浅表性(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中间还要经过肠化生、异型增生两个阶段,要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三、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机率高吗?
据研究,有50%慢性浅表性胃炎会演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40%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会演化为肠化生,而8%患有肠化生的患者会演化为异型增生,而异型增生会演化为胃癌。有报道,对萎缩性胃炎病人随访10~20年,发现其中有5%~10%的病人发生了胃癌,而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很少发生胃癌。
萎缩和肠化生有一定的癌变率,但癌变过程比较长,癌变机率也比较低,当病情进一步发展致异增生,癌变率就明显增高,由轻度异型增生到中度再到重度异型增生癌变机率快速上升。
四、如何阻断萎缩性胃炎的癌变进程?
来看两张图片:
上图:肠型胃癌的发生历经30年- 50年,漫长的时间(从浅表性胃炎至早期胃癌)中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或异时胃癌发生风险,应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根除。
五、胃镜随访最重要
萎缩性胃炎的年癌变率平均约为0.5%~1%,对这些患者需定期随访,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属于胃癌前期病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者,主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Ø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者可每1~2年作内镜和病理随访,
Ø中~重度萎缩或伴肠化生者每1年随访一次,
Ø轻度异型增生每6个月随访一次,
Ø重度异型增生者需立即复查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对腺瘤型和小病灶的重度异型增生可考虑内镜下粘膜切除,而对范围较广的病灶可予外科手术切除。
随访期间可采用中医药治疗或化学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