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标准变了,您知道吗?
供稿: 发布时间:2022-11-22 浏览量:1530次
2022年11月13日开始,原先被诊断为“高血压前期”的亚健康人群,将被诊断为高血患者。一夜之间,我国高血压人群成倍增长。以前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是140/90mmHg,现在下调至130/80mmHg。
此次高血压诊断界值标准的调整主要来源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流行病学数据,事实上我国很多人的血压是介于130/80mmHg和140/90mmHg之间,这类人群的血压既被认为是正常值,也被称为“高血压前期”。根据研究数据发现,这类既往还没有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人群,很多未得到及时干预,因此存在着潜在的心脑血管病风险,而此次新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将防控端口前移,让原先更多介于“正常高值”之间的人群被确诊,得以追踪监测、药物治疗和长期管理,因为越早治疗获益越大,这也会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将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和2级:
1级: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
2级: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医生将结合1级和2级患者的身体指标以及其他综合因素,进行必要的非药物干预以及药物治疗。
针对于由新标准而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居家期间按照以下要求量血压:
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
每次测量至少连续获取2次血压读数,每次读数间隔1~2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若第1、2次血压读数差值>10mmHg,则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两次的平均值
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吸烟,在每次测量之前要排尿,安静休息3~5分钟,建议穿宽松的衣服,不要把袖子撸上去
初次测血压,两只手臂都要测量,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长期量血压者可固定一侧,测血压时应该坐着,如果情况不允许可以躺着测量,取仰卧位,不能侧卧,记住袖带与心脏保持在同一高度
测量时段:
早上:服药前、早餐前、排尿后测量。
晚上:晚餐前,若错过则在睡前1小时内测量;如晚上服药,建议服药前测量。
6.初诊或血压未控制者:
初诊或血压未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周至少连续测量3天血压。
血压控制良好者:每周进行1~2天血压测量。
新指南最大亮点:立足最新最全最权威的循证证据,重视指导临床实践!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 mmHg,危险分层简化,更易于基层医生执行。高血压诊断界限的降低,也意味着更多的人群即将被划入高血压病的行列,进而开展个人,甚至家庭的高血压筛查、生活方式管理。管住嘴-低钠,结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适量运动,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一旦进入高危,出现多个并发症,要听医药护的医嘱,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擅自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