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个火了很多年的网络热词,在今年这个炎热的夏秋之交,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仍然火爆了朋友圈,有人称可乐是快乐之水,奶茶是生命之源,加上现在商家的各种营销,大量1L桶装果茶层出不穷,为年轻人燥热的内心洒下了一抹凉意。奶茶,顾名思义,有奶有茶,有的奶茶还会添加奶油和糖等以提高口感和风味,茶+奶+不同风味的糖=快乐。但同时,也埋下了一丝隐患。比如小姐姐兰兰在发完朋友圈,喝完奶茶后就出现了意识障碍,被家人送进了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之后被转至ICU进行治疗。
奶茶?昏迷?
喝奶茶和出现昏迷有什么相关性呢。经过ICU医生和护士仔细的检查发现, 这位小姐姐有糖尿病病史,三年前因为糖尿病导致重症胰腺炎,有过一次住ICU的经历。这次是因为喝了奶茶,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发生了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科时,测得这位小姐姐的血糖仍然为HIGH,血气显示严重酸中毒,意识出现了高渗性昏迷。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它也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群的专属,患病人群也趋于年轻化。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目前关于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长期进行血糖控制,只有对血糖有效的控制,才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保证,其中在众多血糖控制的行为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占重要地位。那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机型并发症之一。即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在肝脏经b氧化产生大量乙酰乙酸、b-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血清酮体积聚超过肝脏组织的氧化能力时,血酮体升高,称为酮血症,尿酮体排出增多称为酮尿,临床上统称为酮症。而酮体在血液中累积过多,便会造成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这时,很多好学的同学们就要问了,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有哪些诱因呢?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医学科付守芝主任说到:“1型糖尿病有自发的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以胰岛素 分泌显著下降或缺失为主,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为主,病人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会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不当或者治疗中断、饮食不当、妊娠、分娩、创伤、麻醉、手术、感染、严重刺激引起应激状态等,另外有20%-30%的病人发病时,无糖尿病病史。”
临床表现有哪些
酮症酸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多数病人在发生意识障碍前会感到疲乏、四肢无力、“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加重;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嗜睡、乏力,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丙酮味)。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血压下降。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病人出现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预防
对医护人员而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立即抢救,治疗原则为充分补液,纠正失水状态,同时采用胰岛素治疗,降低血糖,发生严重酸中毒时,会影响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应酌情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碱平衡,在胰岛素和补液治疗后,根据患者血钾水平和尿量评估是否补钾,防止低钾血症,纠正电解质紊乱。
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则应该以预防为主,在生活中,规律饮食,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并且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盐摄入不得超过6g。同时在生活中,应定期监测血糖,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按时服药,不得自行改量。
在经过了1周的治疗后,小女孩兰兰成功脱离了危险,并办理了出院,她的主治医生董医生表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奶茶烧烤和重油重盐的外卖,使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它在医学上依旧是无法根治的慢性病,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可防可控的,如果患者积极控制血糖,依旧可以得到较好的生活质量,所以说,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只要人们更加的了解疾病的知识,就能更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个小女孩是糖尿病患者,那么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喝奶茶呢?
1.合理选择奶茶
大家都想保持身材,想控糖,就选无糖、低糖的奶茶;想避免工业反式脂肪酸,就看营养成分表,选择零反式脂肪酸或者原件使用100%天然乳源鲜奶、奶粉或者天然奶油的奶茶。这类奶茶不必担心工业反式脂肪酸的问题。
2.奶茶好喝,但应当适量饮用
奶茶好喝,但它往往有比较多的糖和脂肪,建议不要开怀畅饮,要注意适量,无论是植物油还是天然奶油,都可以使奶茶喝起来比较顺滑醇厚。糖或者糖浆则可以使糖茶口感更好,而且珍珠和芋圆等辅料中本身会含有较多添加糖,所以喝奶茶确实很容易“糖分超标”。
3.吃动平衡
奶茶不是人健康的天敌,为了身体的健康,靠奶茶续命是不现实的,应该确保“食不过量”,做到吃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