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斤患者的俯卧位,只为弥足珍贵的氧
供稿: 发布时间:2022-09-01 浏览量:4087次

2021年8月23日的清晨,武汉市第三医院ICU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患者高先生是在家中被发现昏迷,送到医院时,已经体温高烧,血糖HI值,缺氧,气道不畅,更关键的是,该患者体重约为150kg,这意味着患者可能有更严重的并发症。ICU立即反应,在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患者依旧呈低氧状态,肺部无法扩张,并且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患者已经有了严重的心肺功能与肾脏衰竭。

经历了长时间的病案讨论后,在付守芝主任的带领下,ICU决定先解决当务之急,也就是低氧血症,结合新冠时期的救治经验,决定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同时加强气道护理,清理呼吸道内的大量粘稠痰液,使肺部复张。经过一周的俯卧位通气,患者高先生的低氧血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血氧饱和度稳定在100%,并且结合一系列的血液透析、震动排痰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患者转危为安,现已成功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期的康复。


什么是俯卧位通气?


简单地说,俯卧位就是让病人趴着睡,通过翻身床或者人工对患者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下进行呼吸通气。


俯卧位通气的适应症是什么?


俯卧位通气主要适用于重症肺部疾病的患者,比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常规机械通气仍无法纠正时,应进行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的禁忌症有哪些?


俯卧位通气并无绝对禁忌症,但相对禁忌症包括: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颅内压增高;急性出血性疾病;颈椎脊柱损伤;骨科术后;妊娠等。


俯卧位通气的治疗原理?


低氧血症的患者,如果正常的仰卧位,因为肺部受压导致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缺氧状态在机械通气的情况下依旧无法有效地改善,而俯卧位通气可以利用靠近背部的肺进行血气交换,使塌陷的肺泡复张,改善膈肌的运动方式,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在改善氧合的前提下,降低气道峰压和吸入氧浓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由于重力的作用,深部的痰液得到更加充分的引流。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氧合。



如何进行俯卧位通气?


以上文中提到的患者为例,因患者有严重的心肺和肾脏功能衰竭,生命体征难以维持,治疗组给予了患者床旁CRRT血液净化,导管很多,且体重高达300斤,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顺利实施,在对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先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做出了大量的应急预案。在高先生入院的第三天早上,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医生护士们早早来到了病人的床边,经验丰富的护士们有序的准备好了俯卧位通气所需要的设备,将CRRT分离成了自循环,检查各个仪器是否正常运行,评估患者的镇静指数和胃肠道状态,固定好所有导管,充分做好了患者、医务人员和物品设备的准备。至少有10名医务人员参与实施了这次体位转换,整个过程在医务人员的齐心合力之下,保证了气管导管、呼吸机管路、深静脉置管和血透管的通畅,同时防止了患者的颜面部和人工气道的受压,并分别于双肩、胸部、髂骨、膝盖、小腿及骨隆处贴上减压贴,保护局部皮肤。


在实施了俯卧位通气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复查血气,氧分压上升明显。在8月29日,仍在昏迷中的高先生在五位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复查了CT,提示患者的气管及各叶段支气管通畅,一周之后,患者内环境稳定,撤除了CRRT治疗,两周后,醒过来的高先生成功脱下了呼吸机,生命体征稳定,转入了普通病房开始后期的康复治疗。


从8月23日的清晨开始,经过武汉市第三医院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从早期及时的诊断检查,到中期准确的决策翻身,再到后期的调整治疗方案,高先生在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情况下,成功脱险。同时,这也是ICU,乃至整个医院首次为300斤的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这次成功的案例,为ICU的医疗护理团队打下了一只强心剂,同时,也让我们更有信心,继续开展俯卧位培训,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