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的介入治疗
供稿: 发布时间:2022-06-16 浏览量:1675次

肝脓肿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此外,在开放性肝埙伤时,细菌可随致伤异物或从创口直接侵入引起肝脓肿;细菌也可来自破裂的小胆管。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肝脓肿,称隐源性肝脓肿,可能与肝内已存在的隐匿病变有关。这种隐匿病变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菌在肝内繁殖,发生肝脓肿。有人指出隐源性肝脓肿中25%伴有糖尿病。
  肝脓肿的典型表现为高热、右上腹胀痛、肝区叩痛,其它可有畏寒、恶心、纳差、消瘦、黄疸等,超过半数以上的病人有超过39%以上的高热,可见,高热、右上腹疼痛、肝大及肝区叩痛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在早期病例,如小脓肿或脓肿部位较深时,易被误诊认为是肝脏毗邻其他脏器的炎症,或不明部位的感染及不明原因的发热待查而被误诊。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介入技术的发展,使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的治疗手段。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穿刺抽吸引流不仅适合于单房脓肿,多个单房脓肿或多房脓肿同样能够通过穿刺抽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