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个晚上在急诊科的抢救室,典医生正向往常一样有条不紊的看着病,突然,听到急诊大厅里,一阵急促的喊叫声……医护人员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出去查看。只见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位脸色青紫的小儿,情绪激动并带着哭腔地大喊“救命啊”。详细问诊过后,得知,原来是孩子在进食的时候不小心,食物呛到气管里去了。典医生立即接过这位母亲手中的孩子,运用我们常用的“海姆立克法”,站在患儿身后,环抱住患儿,并将双手握拳置于患儿腹部,连续用力从下往上顶了三次,将患儿咔在气管的异物顶出来了,患儿的面色很快从青紫恢复到了红润,并且可以说话了,患儿的父母对着医护人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像这种出现异物呛在气管的情况,在我们急诊科时有发生。上面我们亲身经历的这一案例,患儿就住在医院旁边,送医非常及时,得到了成功的救治。但是,许多人在没有预料的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发生异物呛在气道的情况。特别是年幼的小儿和年纪较大不能自理的老人,我们知道气道异物的急救是分秒必争的,大脑细胞在缺氧4-6分钟就会开始死亡,因此当发生气道异物时,应首先进行现场急救。为了让大家都能了解“海姆立克法”今天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急救方法。
哪种情况下会发生“气道异物”
1、小朋友进食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疯闹、哭笑等
2、小朋友食用硬的、不易溶化的食物如花生米、果冻、黄豆,一旦深吸气就很容易将异物吸入气道里。
3、健康状况也会增加气道异物的风险,例如,吞咽障碍、神经肌肉障碍、创伤性脑损伤等疾患。
如何辨别是否发生了气道异物
患儿进食时,突然出现咳嗽、音调改变、呼吸困难、气喘、吞咽困难、流口水、干呕、呕吐、无法哭或是大声哭、面色通红
严重时,甚至窒息,可能无法呼吸、哭泣或说话,皮肤嘴唇指甲可能会变成青紫色。
“海姆立克急救法”
“下面我给出的是最简单、普及率最高、大部分人都可以学会的一种手法”
急救者站/跪在小儿的背后,握住拳头放在小儿胸前顶住他的胸骨下方;用另一只手握紧前一只拳头,突然用力急剧地向上推胸部,如此推上5~10次,速率大约每3秒钟一次,直至异物排出。
当然,在有些情况下,成人也会发生气道异物,患者意识清醒的话,采用成人立位上腹部冲击: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腿插入患者腿间,另一腿后伸,双臂环绕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拳眼置于肚脐上两横指,另一固定拳头,并突然连续用力向患者上腹部的上方快速冲击,直至气道内异物排出。
以上就是我科普给大家的一种比较简单的,针对气道异物急救的“海姆立克法”。不过一定要记住的是,不管最后异物是否排出,都应该在急救完,及时到医院去进行专业的检查,避免方法不对造成二次伤害。当然,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一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