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生气的后果吗?
供稿: 发布时间:2019-09-06 浏览量:2952次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气死我了,我都快被气死了啊啊啊……”通常我们听到这句话会觉得,很滑稽很搞笑!但关于生气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似乎并没有人去深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生气的那些事!


身为急诊科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经常会遇到,被120送到抢救室的一些呼吸困难、手脚发麻、心慌胸闷,甚至全身抽动的患者。一问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吵架、扯皮、生气、出现情绪问题后,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尤其以女同志居多。在医学上,我们管这种情况叫【过度通气综合征】。

什么叫过度通气呢?

也就是过深过快的呼吸使肺通气量过分增大,引起肺泡气、血液和组织中排出过多二氧化碳的现象。其发病的常见诱因就是焦虑、紧张、生气等情绪引起的呼吸过快,而引发的一种以呼吸困难为主的全身综合症状。 我们都知道,人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过度的呼吸,会导致过量的二氧化碳排出人体。血液中二氧化碳,它是以碳酸的形式存在于我们人体,这对于维持我们体液的酸碱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显著下降,就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低二氧化碳血症会使血液中的氧分子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外周组织循环得不到充足的氧气,病人就会产生缺氧的感觉,人体不由自主的会加快呼吸,从而呼吸更加快更加浅,形成恶性循环。

过度换气的危害!

目前一般研究认为,过度通气综合征是一种身心疾病,与焦虑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癔症)之间。这种疾病表面上,看起来急、症状重、加上周围人员的紧张渲染,如果及时的调整呼吸,或得到专业的救治,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若患者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症状持续加重,就会引起晕厥,电解质紊乱,等严重的后果。

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过度通气的出现?

首先,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找到自己情绪发泄的出口,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模式,不要压抑情绪。其次,要对生气焦虑等所导致的的过度通气症状,有所认识,以便提醒自己放慢呼吸。最后,平时少熬夜,避免饮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的饮品,适度的运动锻炼,增加心肺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出现了过度通气的症状,在没有专业医疗的帮助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找个安静的环境,让患者坐下或躺下,稳定患者情绪。周围不能围观太多人,也不能谈论病情相关的话题,来加重患者的紧张。其次,嘱咐患者全身放松,嘴巴闭上,用鼻子呼吸,均匀缓慢的深呼吸,有意识的减慢呼吸频率,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呼吸性碱中毒。最后,若患者症状无法有效的缓和,可以用口罩或者纸袋做一个呼吸面罩,盖住患者的口鼻,让他反复吸入,自己所呼出的二氧化碳,从而来更快的解除低二氧化碳血症的现象。

好了看了这么多,你还敢肆无忌惮的闹情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