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胃肠镜检查
供稿: 发布时间:2023-06-30 浏览量:5788次
      小杨最近肚子有点不舒服,想去做个胃肠镜,但又很犹豫:不做吧,担心小毛病会拖成大毛病:做吧,又怕得很,听说打麻药有副作用,人会变傻。那么胃肠镜是什么东西,到底是做还是不做,怎么做?
一、什么是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作为消化内镜检查重要项目,是指将内镜插入消化道获取消化道图像,集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为一体的检查。
二、胃镜-检查食道、胃部和十二指肠
      胃镜即「上消化道内窥镜」,可以检查食道、胃部和十二指肠的情况,包括检视有否溃疡、发炎、肿瘤,以及怀疑肠道出血的原因。
      主要用作评估上消化道疾病的各种征状,例如吞咽困难、持续胃痛、胃灼热、反胃、消化不良等。如有需要,进行胃镜时医生可为病人抽取组织分辨是良性或恶性,同时亦可以实时切除息肉。
三、胃镜操作流程
      胃镜检查需时约10分钟,病人可选择接受麻醉或注射镇静剂,进行检查前会先在病人喉部喷上麻醉药。内窥镜经口腔进入,过程中需要一直充气撑开胃部,检查后病人或会感觉轻微喉痛、呕心和上腹膨胀。
四、大肠镜-揪出息肉 预防大肠癌
      可以检查下消化道多种疾病,包括大肠发炎、怀疑大肠出血、结直肠癌、息肉等,病人如果腹部持续疼痛、持续腹泻、便秘或便血,或需要进行大肠镜检查找出原因。除了有病征需要进行大肠镜检查外,没有症状的人士也可以做大肠镜。
      目前,我国 电子胃肠镜检查普及率还很低,但在一些发达地区,胃肠镜检查已作为常规的健康体检项目。可是大家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只要有胃肠方面的疾病或问题,医生就会推荐做胃肠镜检查呢?做胃肠镜检查到底有什么好处?
五、胃肠镜检查有多重要呢?
      人体的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可分为上、中、下消化道。一般来说,有90%的疾病都集中在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这些部位的病变, 胃镜和肠镜是最直接、高效的检查手段。常规直径小于2mm的早癌就能发现,更别说一般的良性疾病,或者癌前疾病了。
      中国排名前五的肿瘤中就有4个消化系统肿瘤,包括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我国确诊的胃肠道肿瘤85%都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30%!这几年,胃癌死亡率有所下降,肠癌却逐年递增,而且年轻化越来越严重!但就是这么重要的检查,却常常被拒绝!
      我院消化科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例,患者大多没有明显自觉症状,通过检查已经是晚期肿瘤,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消化科医生强烈建议:45岁以上每年行胃肠镜检查!
六、哪些人需做胃肠镜检查?
      1、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
      2、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黑便或柏油样便;
      3、X线钡餐造影、CT、B超检查怀疑胃、食管、十二指肠形态改变或局部增厚等改变时;
      4、既往患有溃疡病、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病变的患者;
      5、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结直肠腺瘤、腺瘤样增生的患者,治疗后定期1-2年复查一次;
      6、家族有结直肠癌病史、息肉病史的人2-3年复查一次;
      7、40-50岁以上健康人群定期3-5年筛查一次。
七、哪些人不适合做胃肠镜检查?
      1、严重肝肾肺功能障碍者;
      2、严重冠心病及心肌损伤、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室颤等);
      3、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惊厥、癫痫未控制者,精神疾病患者);
      4、肺炎或其他感染伴有高热的患者;
      5、主动脉瘤患者;
      6、孕妇;
      7、经期女性。
八、胃肠镜怎么检查
      做胃镜的时候,医生会把带有摄像头和光源的管子从口腔推入食管和胃里面。人的消化道超过9米.中间的小肠弯弯曲曲。如果要看结肠的情况,则要用结肠镜从肛门推入直肠和结肠中,查看肠子里的情况。
      食管癌高危人群。年龄大于40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条的人群需要早做胃镜筛查:长期居住在食管鳞癌高发区;有上腹部痛、胸痛、咽不下东西等症状;有食管癌的家族史(特别是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有不良饮食习惯比如进食热烫食物、高盐饮食、吃腌菜;本人有癌症史(特别是发生在呼吸道、口腔);有食管癌前疾病、病变史(如食管上皮内瘤变);长期吸烟或饮酒等不良嗜好。
      胃癌高危人群。年龄超过40岁,且有以下任意一条的人群需要早作胃镜筛查:一级亲属为胃癌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胃食管手术后等;长期进食腌制食物、过硬过烫食物、高盐,吸烟,重度饮酒等。
      结肠癌高危人群。符合以下任意一条都需要定期筛查结肠镜:年龄超过50岁;有结肠癌家族史;体检发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有排便习惯的突然改变;既往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等。
九、高危人群每年都要做胃肠镜吗
      当然不是,高危人群不等于癌症,如果第一次筛查没有发现问题,可以几年后再来复查,早发现早治疗。
      其实,大部分肠道的肿瘤都是从一些良性的小息肉变化来的。拿结直肠癌来说,从小息肉一癌前病变肠道恶性肿瘤需2~5年,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早期做胃肠镜筛查,发现小息肉、癌前病变都是可以治疗的。
十、什么是无痛胃肠镜检查
      在内镜室,经常听到有人做无痛胃肠镜,其实是麻醉医生通过静脉打入一定量的短效静脉麻醉药。这些药物起效快、有效时间短、效果好,几秒钟就可入睡,做完胃肠镜检查后就可以醒过来,没有不适感。
十一、麻醉药会影响记忆力和智力吗 
      有人说,我不要做全麻,听说全麻会影响记忆力和智力。其实是不;隹确的。无痛胃肠镜使用的麻醉药剂量非常小,不会对记忆力等人体机能产生影Ⅱ向,这类麻醉药在我们身体里起效快、失效也快,因为起效时间很短,一般没有后遗症。
十二、做胃肠镜前要做哪些检查
      检查前一天要吃容易消化的东西,火锅等最好不要选择,减少进食纤维较多的食物,可以喝点牛奶、吃点面条。
      检查前禁食、禁饮6小时以上,长期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延长禁食时间。
      结肠镜检查前需要清理结肠,用的是一种会引起水样泻的洗肠液,1500毫升~2000毫升洗肠液需要1~2个小时内慢慢喝下去。
      检查当天早上,高血压患者要照常吃降压药,少量开水送服。
      以前做过检查,提示胃肠道有问题的患者可以带上胃肠镜、B超、CT报告,有心脏病的患者可以带上近期心电图报告。
      做全麻胃肠镜的患者需要家属陪同,记得穿宽松的衣服。
      检查前准备时如果遇到困难,要及时告知医生。
十三、如何进行胃肠镜检查
      前期准备工作已做好,并且选择了无痛胃肠镜的患者,做检查前护士会把一根细管插到静脉里面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医生通过细管注射麻醉药.
      做胃镜前医生还会给患者喝一小罐麻药,喝完后患者的嘴巴会开始发麻,此时可以用一个塑料护齿器用于保护牙齿,然后医生就把带有摄像头和光源的细管放到你的嘴里,向下进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寻找引起炎症、出血、糜烂、溃疡的地方。
      做检查的时候,医生会用内镜向胃肠道充入气体,把腔内黏膜皱褶撑开,可以仔细观察黏膜面的形态。充气的时候,气体是有一定压力的,部分人会感觉到疼痛,害怕继续检查,以为医生把他肠子划伤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消化道对牵拉具有敏感性,做完检查排出气体,就不痛了。
十四、什么是活检?
      做胃肠镜前,内镜医生都会问你:“有没有心脏病,吃过阿斯匹林、华法林、其他抗凝药吗?"
      因为做胃肠镜的时候,医生有可能做一个叫“活检”的检查,就是从消化道黏膜上取一小块组织(一般不会有任何感觉)送去病理科,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没有病变,甚至可能还会切除胃肠道内的一些小息肉。但是如果你正在吃一些抗凝的药物,活检的时候黏膜出血的风险就高了,这个时候医生就不建议你做这个检查,会让你停药一段时间后复查再活检。做完活检后,当天要注意饮食清淡。

十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患者,男性,64岁,体检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大小1.1cm),行”息肉切除术”,手术顺利。

案例二:患者,女,73岁,主诉“下腹痛、便血2月”,行结肠镜检查示:直肠癌可疑,病检:直肠粘膜内癌。



      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情况,患者从来没有检查过,一查就是癌症晚期多发性转移,这个时候即使手术也没有用,五年存活率很低。如果我们早期发现胃息肉、肠息肉、癌前病变…等,比如低、高级的瘤变,我们可以通过内镜的手段把这些病灶切除,就不会发展为癌变,就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挽救了一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