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故事 ——吃变质食物易致癌
供稿: 发布时间:2022-12-31 浏览量:1711次

最近有这样一则热搜引起了大家的关注:4月12号,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来了一对夫妻患者,双双罹患肝癌,令人惋惜之余,又对他们的发病原因感到诧异。医师经过追问病史,原来他们是河南一对水果店夫妻,经常吃变质的水果,久而久之就罹患肝癌了。

据报道:这对小夫妻共同经营着一家水果店,生鲜水果损耗很大,由于不舍得将腐烂水果丢弃,就去掉坏的部分,食用剩下完好的果肉,久而久之致癌物黄曲霉素进入体内,久而久之,吞噬了他们生命。

变质的水果以及霉变的食物肯定是不能吃的!专家说了:

水果一旦发生霉变、腐烂,霉变后各种微生物就会进入体内繁殖。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并通过水果汁液向未腐烂部分扩散,导致未腐烂部分也含有看不见的有害物质。

而在这有毒有害物质中,黄曲霉素的危害是最大的。

黄曲霉素是一类强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 每公斤一毫克的摄入量就被视为极毒,而1毫克不过四分之一粒芝麻的分量,就是这么一点点微量就是导致肝癌高危因素。

黄曲霉素会在肝脏里降解,可它的毒性肝脏无法承受,所以肝细胞会受到极大损害并逐渐由炎变向癌变方向发展。

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发霉食物之中,除了变质的水果外,霉变的花生、玉米、坚果、土榨油等食物之中也能发现它的存在。

不小心吃了黄曲霉素怎么办呢?

1.一次性吃了大量发霉的食物

进行催吐处理,如发生轻度中毒的表现如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及时到医院就诊。

2.长期摄入小剂量毒素

黄曲霉素中毒并不容易,更多的是像河南夫妻那样,一天天摄入低剂量黄曲霉素,悄无声息地增加肝脏的负担,刺激细胞癌变,最后就变成了肝癌。

如果有长期吃发霉食物的“节俭”习惯,立即改掉,并到医院做肝脏检查,为肝脏止损。

3.不小心误食少量发霉食物

若食量不多,身体没有不适,可以多喝水,促进身体代谢。

避免摄入黄曲霉素,我们能做点啥?

1.不买“三无”食品

米、面、粮、油要买正规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尽量不要买自产粮、土榨油。

2.囤粮有计划

现在因新冠疫情影响,很多人习惯囤积粮食,但非风险区的居民,根本不需要囤积食物,现买现吃很方便,不要盲目囤货。要相信政府正确的宣传。

而身处疫情风险区、害怕小区突然被封的居民,则要学会精打细算,购买易储存、保质期长的食物。特别是易坏的新鲜蔬果,能放冰箱就放冰箱,冰箱放不下就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尽快把它们吃光。

3.有些钱,不要节省

不吃发霉、变质的米面粮油及坚果。提醒有些精细的主妇与老人,炒菜切记开油烟机,油不要多次反复使用,隔夜食物不要吃,好像是省钱了,损害了健康,增加身体患癌风险,“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