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感冒”
供稿: 发布时间:2022-11-22 浏览量:1714次
冬季来临,气温骤降,很多朋友们都开始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感冒的症状,门诊有很多患者,就诊时最常说“医生,我感冒好几天了,自己吃了药,为啥一点效果都没有啊?”那么,你真的认识“感冒”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什么是感冒?
普通感冒在医学上统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各种呼吸道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常易合并细菌感染;起病较急,临床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热、咳嗽、咽干、咽痛、头痛、头晕等;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很少引起流行,多呈自限性,一般经5-7天痊愈。
那么很多人有疑问,既然是普通感冒,为啥吃了药不好,反而症状越来越重了呢,警惕:您可能不是普通感冒呦,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流行性感冒
俗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鲜明的群体发病特点,短期内数人发病,或一家中多人发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感病毒分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起病急,症状重,可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伴或者不伴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等症状。可合并(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婴幼儿、老年人或者有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导致死亡;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疗效最佳;
过敏性鼻炎
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多为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动物毛发、尘螨等)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等不适,可伴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长,常年反复发作或者季节性加重。过敏原皮肤针刺试验阳性,血清IgE升高,脱离过敏原、口服抗过敏药物症状可缓解;
细菌性肺炎
是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淋雨或者醉酒等,冬春季节好发,临床症状有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或者脓痰,查血白细胞升高,典型X线表现为肺段、叶的实变。该病早期出现的咳嗽、发热等症状容易与感冒混淆;诊断后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
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心肌炎性病变;通常在发病前期1-3周由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者心前区隐痛、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可能。
急性肾炎
通常为溶血链球菌导致的扁桃体炎后发生,初冬为发病高峰期,又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炎症,表现为咽痛、鼻塞、流涕及发热;大部分肾炎患者,发病初期,基本上难以和普通感冒区分,数天或1周后,逐渐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呕吐、全身水肿、血尿、尿少浑浊等表现,尿常规一般能发现一些线索;

除了上述几种疾病,不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例如乙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发病初期,症状都和普通感冒相似。因此,在此提醒各位广大朋友,如果您出现一系列上感症状,自行服药无好转,或者全身不适症状明显,您可能不是单纯的普通感冒,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