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了解网红菌” 幽门螺杆菌”
供稿: 发布时间:2022-05-30 浏览量:1850次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大部分的胃病及胃癌,都与它脱不了干系。所以大家越来越重视这个“网红菌”。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被感染。研究表明,感染者中大约有1%的人最终会演变成胃癌。胃癌实际上就是一种炎症到癌症的过程,炎症很大程度上就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而来,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可控因素,HP感染就是其中一个。2017年美国胃肠病学院(ACG)发布的关于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指南上提到:目前已有循证医学数据表明,对于无症状的感染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治疗与不治疗,随访2年后出现胃癌的几率分别为1.2%和2.4%。就是说,根治后,胃癌的发病率降低一半。尤其在胃癌高发地区(如亚洲尤其中日韩),对无症状患者进行根治治疗比低发地区(如北美)获益更多。

哪些人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 1..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 2.经常反酸、烧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胃痛。 3.口臭、口干、口苦、口腔异味、口腔溃疡。 4.经常到餐馆就餐,参与聚餐,特别是火锅等,未使用公共碗筷,或爱吃生东西、喝生水。 5.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类药物者。 6.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消化不良。 7.有胃癌家族史者,尤其是一级亲属; 8.其它与幽门螺杆菌有关的疾病:酒糟鼻、寻麻疹、肝病、口臭、胆石症、肝硬化、糖尿病、缺铁性贫血、小儿发育不良、偏头痛、冠心病。

怎么检查及注意事项? 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也是最准确、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碳13和碳14呼气试验。

注意事项: 1.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2岁以下儿童不宜碳14,可以选择碳13。 2.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替丁类等HP敏感药物、以及以抗炎为目的的中草药者,容易出现假阴性,建议抗生素停药一月后,抑酸剂、中药停药10天后再行检测。 3.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可使HP受抑制,故亦可能出现假阴性。 4.空腹或餐后3小时以上,服用检测胶囊后及采气前不能饮水、谈话、抽烟、进食。 5.头一天饮酒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哪些人需要根除治疗? 以下疾病和人群必须根除治疗: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尤其是伴有肠化和异型增生者; 5.术后胃;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 7.消化道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 8.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布洛芬等; 9.一些与HP感染相关的胃外疾病,如贫血;
如何治疗? 根据第五次幽门螺杆菌全国共识,目前推荐含铋剂的四联疗法: 即,两种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疗程10-14天,一天两次,口服。不过要提醒大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件非常专业的事情,建议不要自行用药。

何时复查? 四联疗法的成功率在60%-90%不等。根除治疗后,完全停药4周后,复查碳13或碳14。

根除失败怎么办? 根除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
耐药;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没有严格按医嘱足疗程足剂量服用;
特殊的菌株;
遗传因素等等。
二次根除最好距第一次根除6个月后。
孩子需要治疗吗? 我国2015年的共识中,仍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瘤、长期服用NSAIDs、有胃癌家族史儿童列为HP检测指征。除此之外,不建议治疗。
在根除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1.按时按量服药。 铋剂与质子泵抑制剂一般在餐前服用,餐后服用会影响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效果。 抗生素则通常在餐后服用,空腹服用易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2.服药期间大便呈现黑色为服用铋剂所致,如无其他不适,属于正常。 需按照方案制定的治疗天数坚持服药,勿漏服。 3.整个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同时服用其他不必要的药物或保健品,不能抽烟喝酒。 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服用药物太多可能会伤肝、伤肾!所以您的什么冬虫夏草,人参鹿茸暂时就不要吃了。 4.疗程不能低于10天,最好服用14天。 5.如果发生药物过敏或有其他明显的身体不适,立即停药并就医。
预防 幽门螺旋杆菌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所以共用餐具、共用洗漱用品、口对口喂食、甚至亲吻都是危险的因素。关键是管好病从口入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