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究竟好还是不好?
供稿: 发布时间:2021-03-28 浏览量:3143次

目前有一种脂肪含量极高的饮食方法却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可以有效的减轻体重,即生酮饮食。生酮饮食是20世纪20年代由Woodyatt和RM Wilder提出,它通过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同时,给予超高脂肪摄入来模仿禁食状态,促进酮体(羟丁酸盐,乙酰乙酸盐和丙酮)的产生来达到效果;生酮饮食最初用于控制癫痫;近年来被发现在减轻体重、控制糖尿病和癌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本身短期内快速减肥的良好效果也受到许多人的推崇,但它在减重的同时对健康是否会产生不利有影响呢。

目前关于生酮饮食减重机制的假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蛋白质的饱腹感作用,对食欲控制激素的影响以及酮体的食欲抑制作用。

(2)减少脂肪生成和增加脂肪分解。在导致个体脂肪堆积从而导致肥胖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由摄入过多的脂肪发挥作用,在人体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后,肝脏也会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将能量储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由生酮饮食造成机体内脂肪的生成减少和消耗增多是促使个体的体重减轻原因。

(3)糖异生增加的代谢成本和蛋白质的热效应。另一个假设是生酮饮食中蛋白质的能量利用是一种“昂贵”的代谢过程,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高达30%-40%,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因此机体再利用蛋白质供能时可能导致“浪费能量”,因此与其他提供充足“廉价”能源的饮食模式相比,生酮饮食更易减轻体重。所以,生酮饮食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它可以导致机体能量的额外消耗,从而使机体处于负能量平衡状态,进而减轻体重。

再来看看生酮饮食的副作用。生酮饮食作为一种与正常饮食模式差异极大的特殊饮食模式,在应用时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短期的副作用有酸中毒、低血糖、呕吐、便秘、腹泻和胃食管反流等。而长期副作用通常在三个月后发生,包括高脂血症、肾结石、生长衰竭和影响骨骼健康。最近的证据表示在使用生酮饮食的癫痫患者中也观察到较低的骨矿物质含量和骨骼健康状况的异常,应用生酮饮食的癫痫患儿生长激素水平降低并出现了生长缓慢的现象,还发现,应用生酮饮食可能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可以通过调整生酮饮食的构成来规避某些副作用,如增加生酮饮食中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有效的减少便秘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肥胖本身就与许多肝脏疾患存在密切关联,还需要进行其他长期研究,才能解决和确定生酮饮食应用于减轻体重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由于目前对生酮饮食研究资料的欠缺,应用时仍需要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