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一直都被人们贴上了“死亡”的标签,虽说不如癌症可怕,但它的杀伤力也不可小觑!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已达10.8%,其中慢性肾衰患者总数估计在100万例左右,而慢性肾衰发展下去就是尿毒症。
患上尿毒症往往无法治愈,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来、腹膜透析、或者移植维持生命。但是尿毒症早期的症状并不很明显,许多患者都意识不到自己生病了,发现肾脏疾病时就已经是“晚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呢?原来,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与肾脏功能的损伤甚至尿毒症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如果有以下这些不良习惯,请务必警惕并改正!
1. 喜欢吃重盐的食物
所谓重盐的饮食习惯,是指平时每天食盐摄入量超过6克。一些喜欢重口味的人,往往通过盐、酱油甚至是大量的咸菜摄入高盐,而血液中的盐分过多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可能诱发或者加重尿毒症。除了引起肾脏损伤外,高盐饮食也是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尤其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健康清淡饮食,食盐够了就好,千万不要吃的太咸。
2. 喜欢喝高糖的碳酸饮料
长时间保持喝碳酸饮料的习惯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除了会影响身体骨质健康,还容易导致肥胖,对心脏和肾脏产生严重的负担,甚至会出现浑身乏力、尿频等症状。所以碳酸饮料尽量少喝为宜,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是不宜饮用。
3. 水喝得少
身体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内环境稳定和正常的新陈代谢,再经过肾脏过滤,通过尿液将体内的毒素和细菌排除体外。如果经常摄入水分不足,容易引起肾结石、痛风、尿路感染等肾脏疾病,甚至诱发尿毒症。
4. 经常憋尿
作为人体承担滤过功能的器官,肾脏将体内的毒素和细菌过滤随着尿液排出到体外。经常久坐憋尿,会使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泌尿道感染,甚至诱发尿毒症。所以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千万不要有憋尿的习惯,甚至要多喝水、勤排尿,保证身体健康。
5. 经常熬夜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通讯设备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熬夜打游戏、玩电脑、刷手机的习惯。很多人为了提升网络游戏等级、获取装备通宵打游戏,甚至因为电视剧太好看熬夜追剧看不停。殊不知,熬夜对于肾脏的损害非常大。工作了一天的肾脏在夜间会进入“待机状态”,以最小的工作耗能来保障人体新陈代谢废物的排泄,从而得到足够的休息。但是熬夜的习惯却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影响肾脏功能,有可能诱发尿毒症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
6. 长时间吸烟、酗酒
吸烟会诱发肾细胞癌,而过多的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会经过肾脏来排泄,这些物质都可能对肾脏产生毒副作用。
7. 经常乱吃药和保健品
“是药三分毒”,不同的药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研究表明,约25%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与药物的肾毒性有关。现在有很多人热衷于吃保健品强身健体甚至治病,然而市面上很多保健品成分不明,有的吃了不仅没效果,反而引起肝肾功能衰竭。如果你生病,建议到正规医院规范治疗,不要自己胡乱吃药或者保健品,也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所谓的偏方、土方,以免引起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8. 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
高血压、糖尿病看似与肾脏疾病无关,其实却是引起尿毒症的“元凶”。他们对肾脏的损伤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损伤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展为尿毒症。因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平常应当密切监测血压、血糖,千万不可漠不关心。一旦出现异常就要保持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调整治疗,尽量让自己身体的各项指标保持在正常的水平。另外,对于高尿酸血症、肾结石、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都会影响肾脏的功能。
9. 运动过度
运动过度会让肌肉受损,导致肌肉蛋白大量进入血液,在通过肾脏排出时很可能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因此,在适当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休息。
尿毒症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人们忽视,主要包括尿量改变、胃口不佳、容易疲倦乏力、面色泛黄苍白、皮肤瘙痒、水肿、血压升高等。如果身体发生了以上这些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多点检查,多点安心。预防尿毒症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了肾脏病请及时肾内科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