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最近总感到胸痛不适,有时候还有火辣辣的感觉。由于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及时到医院检查,只是简单地吃了点丹参片,随知症状反而加重了。“莫不是得了心绞痛?”王老师这才紧张起来,匆忙放下手头的事情到医院检查,原来是胃-食管反流病作祟。
“我的邻居周师傅就是冠心病和心绞痛?,曾经在一起谈起病情来,我和他颇还有些同病相怜,怎么胃-食管反流病和心绞痛一样症状?让我冤枉吃了这么多天丹参片,耽误了病情。医生,您能帮我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吗?”
听完王老师的话,医生耐心地回答道:“的确,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容易和心绞痛混淆,这主要是因为食管的部位靠近心脏。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鉴别开的。胃-食管反流病是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是一种食管反流病,占食管疾病的48%~79%。发病高峰期年龄原来为60~70岁,但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该病又开始“青睐”中青年人。
本病的发病原因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有关。食管下端括约肌减退,食管廓清机制减退,以及食管黏膜屏障损害,上述三方面的任一功能减退,均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损伤。该病主要症状有烧心、胸痛、吞咽困难、反酸等,严重者可因食管黏膜糜烂而出血,少数患者可出现咳嗽、哮喘等消化道以外的症状。食管炎性胸痛特点与心绞痛极为相似,表现为胸骨后或胸骨下烧灼痛、刺痛,也可以为钝痛。其发作与进食、体力活动、体位如卧位和弯腰等有关,进食牛乳、饮水、制酸剂可缓解。而心绞痛多在夜间发病,劳累后加重,进食后不能缓解,体位对病情影响小,服用扩管药物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明显有效。
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检查包括:食管钡餐χ线检查、内镜检查对诊断性检查有决定性意义、食管24小时pH测定、食管腔内压力测定、核素胃食管反流扫描、酸灌注试验。
食管源性胸痛的症状酷似“心绞痛”,因此,首先要进行有关心血管方面的检查,包括心电图及其运动试验,甚至冠状动脉造影。经上述检查大部分心源性胸痛可以诊断。其它的均可通过食管食管24小时pH测定。
对于该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还要劳逸有度,主动心理调适,给自己减压。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性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性治疗体位是减少反流的有效方法,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注意减少一切影响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咳嗽、呕吐、穿紧身衣,紧束腰带等。餐后易出现反流,故睡前3小时勿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在饮食方面,应戒烟及禁酒;避免饮浓茶、咖啡、进食酸辣食品、巧克力、番茄和柑橘等。在药物方面,应尽量避免服用抗胆碱能药、三环类抗忧郁药、硝酸甘油制剂、钙离子拮抗剂、茶碱及β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等。
药物治疗也很重要,主要包括抗酸、保护胃黏膜和促胃动力三方面。
1.抗酸治疗可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2.中和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硫糖铝片、果胶铋等。3.促动力药双迪胶囊、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等。
当内科治疗无效伴有严重并发症者持谨慎态度考虑手术治疗。”
王老师听后频频点头,连声说:“我的教训值得大家借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