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84岁的钱大伯得了糖尿病35年,是一位资深的糖尿病患者。久病成良医,他主要通过5大方法成功控制血糖,也就是俗称治疗糖尿病的五架马车—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糖尿病的自我监测。得了糖尿病之后,钱大伯没有迷信社会的偏方,而是选择经常去各个医院听糖尿病的讲座,参加有关糖尿病的活动。在饮食方面,许多人错误的以为主食吃得越少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钱大伯控制饮食不是通过忌口,而是自己计算每天摄入的热量,他将饮食摄入的热量定为1500卡路里。他也注重运动方法。在80岁以前,钱大伯主要通过走路锻炼。只要是有楼梯的地方,也绝不坐电梯。80岁以后,通过每天干家务活,代替走路锻炼。平常除了口服药物之外,在医生的建议下,早晚定量打胰岛素,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不抽烟。对控制血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钱大伯懂得最重要的还有自我检测。不仅包括血糖,还有血脂,肾脏功能,活动量和体重五大指标。于是家中常备血糖仪,磅秤,血压计,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专家提醒;饮食控制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不论是新糖尿病患者,还是老糖友。想要控制好血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饮食,加强运动,戒烟戒酒,维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那么我们来深入了解五架马车的内容及重要性;
一.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的形式开展。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掌握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
二.自我监测血糖;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食物的种类。每次测得的动态数值最好拿一个小本子记录,以备于医生作为参考,了解这一段时间血糖的变化。
三.饮食治疗;
1、控制总热量:首先强调对每天总热量的限制,以维持理想体重或标准体重为原则。
2、三大营养物质比例要合理:主要三大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和糖比例要合理,总热量是脂肪占30%(25~35%),蛋白质占16%(10~20%),糖占55~60%,甚至有人主张可达65%。
3、脂肪和胆固醇的限制:每日脂肪数量不能超过每日总热量的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每日胆固醇的入量不能超过300mg。
4、限制钠盐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人一样,要避免进盐过多,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建议每日钠盐的摄入不超过3g。如有高血压,钠盐应每日少于2g。
5、忌食容易吸收的糖和多吃高纤维食品:蔗糖、蜜糖、各种糖果、甜点心、饼干、冰淇淋、软饮料等,因为吸收快,造成血糖高峰明显,对糖尿病患者不利。而豆类、块根类、绿色蔬菜、谷物(稻米、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玉米)和生果等高纤维素食品中的纤维素能明显改善高血糖,减少胰岛素和口服药剂量,减慢糖的吸收,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6、少食多餐,增加餐次:这样可降低餐后的血糖高峰值,对高血糖控制极为有利。糖尿病的饮食要清淡,烹饪方式尽量选择蒸和煮,既保证食物本身的口感,又对血糖的影响较小。有时用单纯药物调整效果不佳者,通过分餐即可控制病情。
四.运动治疗;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个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五.药物治疗;遵医嘱正确服用,不可自行减量或増量。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饮酒极为有害,酗酒会抑制肝内药酶的活性,使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引起严重的低血糠,甚至死亡;少量多次饮酒却能促使药酶分泌,使降糖药加速代谢,降低疗效。同时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如乙醛的氧化受到降糖药的影响,能使血液中乙醛浓度增高,产生毒性反应,如搏动性头痛、恶心呕吐、出汗口渴、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甚至休克,因此必须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