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一定要输血治疗吗?
供稿: 发布时间:2023-12-12 浏览量:1143次

      贫血一定要输血治疗吗?不一定,最重要是找到贫血的原因,对症处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的贫血?贫血是指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20/升,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30/升可以被认为是贫血。根据贫血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重度贫血。轻度贫血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中度贫血可能导致疲劳、心悸气短皮肤苍白等症状重度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脏呼吸系统问题,极重度贫血甚至会影响生命安全

      其次我们要找到贫血的原因,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失血、骨髓异常等。治疗贫血的方法包括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摄入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治疗潜在的疾病、输血、骨髓移植等。其中输血治疗是一种常见的贫血治疗方法,适用于重度、极重度贫血或症状明显的患者。输血治疗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急性失血:如外伤、宫外孕等急性失血Hb<70g/L、较大手术(预计术中出血量>800ml)、或消化道出血等导致大量血液丢失的情况,输血可以迅速补充失血的红细胞,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
      2. 慢性贫血:对于由于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或遗传性疾病等引起的贫血,输血可以提供足够的红细胞来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基础状态良好的成人慢性贫血Hb<60g/L;胃肠道隐形出血,Hb<70g;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急性肺炎)、依赖呼吸机维持呼吸、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脑卒中、昏迷、休克)、耐受力差的高龄(>70 )患者,Hb(70-100) g/L也可输注
     3. 造血系统疾病:对于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输血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减轻症状。
      输血治疗贫血是一种暂时的支持性治疗并非是治愈贫血的方法。在进行输血治疗前,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贫血的原因、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耐受能力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每个人对贫血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血红蛋白70 g/L就出现疲劳、心悸气短,但有的人血红蛋白在50 g/L可能没有这些症状。虽然输血治疗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使患者迅速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但是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反应、传染病传播等,严重的输血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因此贫血是否需要输血,需要在医生的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