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大多数病人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或B超、CT检查以及剖腹手术时发现。
2.肿瘤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十年。当肿瘤逐渐增大压迫邻近脏器时,可出现上腹胀闷、进食后饱胀、嗳气等症状。
3.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减少,可能与瘤内血栓形成,从而破坏红细胞和消耗大量血小板有关。
4.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在肝内形成动静脉瘘时,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5.肿瘤破裂也可引起出血。
肿瘤大小分类:
1.小血管瘤<5cm
2.血管瘤5—10cm
3.巨大血管瘤10—15cm
4.特大血管瘤>15cm
CT表现:
a.平扫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约为30HU左右,中央机化为更低密度影。较小的肿瘤在动脉期即能完全强化。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延迟扫描时肿瘤中心可有无强化的不规则低密度区,代表纤维化和血栓化部分。
b.对比增强扫描(早出晚归)
1.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散在斑片状,结节状强化灶,接近同层强化大血管密度。
2.门脉期:可见散在的强化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
3.延迟期:整个肿瘤均匀强化,且强化程度逐渐下降,但高于或等于周围正常肝实质的密度。
a.没有临床症状且较小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即可
b.手术切除:
1.有明显临床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2.直径>10cm的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3.诊断不明确,不能排除恶性肿瘤
4.生长速度较快,短期内明显增大
5.有发生破裂出血可能
6.40岁以下,瘤体>5cm,可能继续增大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一般不难,绝大多数可通过无症状、无肝炎史,AFP(-),结合2个或2个以上的典型影像学表现而确诊。